白駒過隙,歲月更迭,又是一年秋來時。疫情政策放開后,結婚市場就逐漸“升溫”,而十月份作為秋季的代表,氣溫較酷暑漸涼,又不似冬季嚴寒,配上中秋假期與國慶假期的加持,吸引了不少新人選擇良辰吉日舉辦婚禮。據悉,早在今年元旦,就有消費者進行國慶檔婚禮預約咨詢,與去年相比,預約咨詢量環比增長412%。“金九銀十”這一本用于形容桂花開放時節的俗語,也成了喜禮行業最真實的寫照,而繁盛的市場需求也讓無數品牌與經銷商翹首以盼。
然而,逐年下降的結婚登記數量,也讓不少喜禮行業從業者及觀望者忐忑難安。根據民政部數據,自2014年起,我國結婚登記數量連續9年逐年下滑。同時,據統計,我國平均初婚年齡在28.67歲,且終身未婚率仍處于較低水平。因此,與其說我國不婚現象嚴重,不如說是晚婚趨勢漸強。對于“延遲結婚”的新人而言,他們的自主權更高,財力也更雄厚,盡管在消費上回歸理性,但面對婚禮,仍能夠提供更高預算。由此,喜禮行業在近幾年的熱度不降反增,有不少品牌和經銷商借著這股東風扶搖直上,獲得了不菲佳績。
品牌背書+文化迭代
滿足消費者心意
嗜甜是刻在人類基因里的本能,喜糖也是我國結婚生子、喬遷新居時必不可少的傳統禮品,它象征著甜蜜、幸福和團聚,至今仍是新人們選擇伴手禮的第一選擇。隨著近兩年Z世代消費者迅速“占領”消費市場,95后人群成為結婚主力,婚禮市場發生了較大變化,但在喜糖選擇上,傳統大品牌仍然備受歡迎。
山東的一對新人就對記者分享到:“喜糖就應該選擇大品牌。一是質量有保障,更健康;二是搭配出來賓客收到也開心,我們也有面子。像我們今年結婚,就自己準備了伴手禮,選了德芙、大白兔、阿爾卑斯、徐福記等大品牌,還有專門定制的牛軋糖和手工糖果,這樣一份喜糖里面有酥糖、奶糖、巧克力等6個種類,也討個‘六六大順’的好彩頭?!?/span>
據調查,像這對新人一樣選擇大品牌進行喜糖拼盤的消費者不在少數,而自己設計包裝、搭配的背后則是消費者對“儀式感”和“個性化”的重視。無論是標榜浪漫的西式婚禮,還是近幾年熱度頗高的新中式婚禮,喜糖生意的繁盛吸引了不少企業紛紛加碼,品牌或在原有品項中增加喜糖選項,或緊跟市場變化進行文化升級。諸多品牌在喜糖賽道中大放光彩,共同促成了糖果市場大繁榮。
如在上海乃至整個華東地區知名的西餅品牌愛哆哆,以一款愛哆哆喜糖禮盒套裝打出了20萬+的銷量。知名品牌徐福記,也順勢推出家系列、鳳冠霞帔系列、聲聲祝福系列、花田喜事系列、瑞獸獻福系列五大新中式風格,整體包裝設計時尚,又擁有滿滿的文化底蘊,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歡迎。同時,考慮到部分消費者對夢幻、浪漫的追求,徐福記還推出了粉色浪漫與花海兩個西式系列,極致典雅,溫柔夢幻。除了在文化上貼近年輕人之外,面對產品品質,徐福記更是精益求精。徐福記喜禮負責人翟翠貞曾表示:“我們的喜禮產品是經過精心挑選的,都是徐福記暢銷一百億個以上的超級大單品,保證每一個參加喜禮的人吃到最好吃的產品,每一個產品的品質我們都絕不將就。”
好設計+多品類
伴手禮市場新升級
在傳統觀念中,喜鋪更像是糖果的批發商,他們代理著市面上諸多喜糖品牌,可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喜糖盒,生意模式大多為散稱或個性化定量裝,但是對于如今的消費者而言,這些服務略顯不足。
首先是包裝。眾所周知,造型精致、包裝精美的產品總能吸引更多消費者的注意,對伴手禮而言尤其如此。一份好的伴手禮不僅能向來賓表達感激、傳遞一份好彩頭,更影響著客人對主人的印象。同時,伴手禮內容物也伴隨時代的發展發生了變化。一方面,當下年輕人更關注健康,他們對糖果的需求并不強烈,會在伴手禮中增加日化用品等更實用的禮品;另一方面,年輕人對婚禮的要求更高,從前期策劃到后期布置,大到酒店布局,小到喜禮、手捧花,個性、輕奢等的消費需求愈加明顯。在小紅書上,以“伴手禮”為關鍵詞進行搜索,能夠發現1805萬+篇筆記和422萬+件商品,商品往往凸顯“高檔”“小眾”“獨特韻味”,而“買得趁手、送得出手、愛不釋手”則成為了消費者選擇伴手禮的不二法門。
新的需求帶來了新的商機,而隨著大量從業者的涌入,伴手禮行業的弊端也開始顯現:一是行業同質化嚴重,產品創新不足,極易落入“有品類無品牌”的窠臼;二是產品約束機制不健全,部分產品質量無保障,甚至存在假冒偽劣現象;三是部分經營主體過分追逐利益,夸大宣傳、隱形消費等損害市場形象的行為屢見不鮮。因此,包裝上的好設計和內容里的多品類是伴手禮打開市場的基礎,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品牌、品質、私人定制等要求的伴手禮才更容易獲得認可。
對此,杭州尋光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創始人孫世雄表示:“要想在當地把品牌做起來,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同時要秉持誠信、品質的經營理念,維護良好口碑。選品時既要看產品品牌,也不能忽略產品品質?!?/span>
定位“人生第一次”
解鎖更多消費場景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喜糖市場也在不斷完善和創新。除了傳統意義上專注于婚慶場景,更有企業抓住機會,依托伴手禮,進行了消費場景的拓新。滿月、升學、結婚、喬遷新居……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許多值得慶賀的“人生第一次”,許多品牌也以這些時間節點為圓點,進行了喜糖產品的場景創新。
在今年的新品發布會上,馬大姐喜糖就推出了多款適合七夕、中秋、國慶等婚慶節點以及升學宴、團圓宴等多種場景的喜糖。同時,馬大姐食品還以“喜糖”為主線,發布了“麥片脆脆圈”“涂層米果”“蔓越莓雪花酥”等多款喜糖延伸產品,在延續其匠心品質的同時,增加了產品款式和數量,讓產品結構更加豐富,拓展了更多消費場景。
此外,隨著人們愈發重視“儀式感”,有不少消費者會在好友相聚、初入職場、旅游歸家等日?;顒又袨閷Ψ綔蕚浒槭侄Y。此種場景下,“不破費、不敷衍、有創意”的伴手禮更符合消費者心意。或許為自身祛魅,弱化與婚慶場景的強鏈接,讓“喜糖”回歸日常,也是喜鋪從業者在未來可以考慮的發展方向之一。
總而言之,喜禮市場的發展空間相當可觀,如何吸引更多新人乃至普通消費者的目光,如何用更合適的方式做產品,如何讓喜禮行業煥發新機……這些都是喜禮從業者們需要考慮的問題。相信在未來,企業會推出更具新意的產品,而喜鋪渠道也會不斷創新,能夠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帶給消費者驚喜。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