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零食消費市場是多元化與多變化的共生體,同時也是創新力與品牌力的有機融合。在面對主流的90、00后消費者時,越來越多的品牌似乎陷入了一種自我懷疑與自我否定中,很多企業老板紛紛表示:“真的不知道今天的主流群體想要什么樣的產品”“潛心研究了幾年推出的新品,既好吃又健康,也有顏值,但為何消費者不買單呢”“做了市場調研,但等新品出來后消費喜好又發生了變化”……
或許,對于消費者來說,消費選擇也沒有那么難,首先要能夠看到,其次是能夠多看一眼,然后才能落到產品本身的口味與品質之中。鑒于此,今天的零食飲料,乃至冰淇淋賽道中各大品牌都開始了一種關于“顏色+情緒化”營銷的風潮,讓人“一見驚喜、再見傾心、三見拿下”,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多巴胺”元年。當各大零食品牌玩起“多巴胺”營銷,這波操作到底擊中了誰的軟肋呢?
“多巴胺”不僅僅是多巴胺
眾所周知,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沖,主要負責大腦的興奮及開心等信息的傳遞。生活中很多簡單的瞬間,都能夠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從而讓人感受到快樂的存在。這里我稱之為客觀層面的多巴胺,是一種被動的人體感知。
不過,我們今天所說的“多巴胺”則是基于消費偏好而提出的一種更具“快樂因子”的以視覺沖擊為突破口的情緒化消費風潮,是一種消費者主觀選擇的快樂,是從視覺到口味的全方位的體驗感。說白了,其實就是在如今快節奏生活下,消費者更需要一種抵抗情緒困擾的療愈性消費體驗,這就給今天的零食飲料消費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
當我們回顧孩童時光,無論是旺旺大禮包、大大卷、彩笛卷、金絲猴奶糖、還是小浣熊干脆面等等,隨便拿一款出來都是昔日頂流,而這些零食似乎都有今天我們所提到的“多巴胺”元素充斥其中,只是年幼的消費者更癡迷于口味與口感的體驗,對于視覺沖擊帶來的消費欲望并沒有系統的認知罷了。
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推動,如今的零食早已不再是兒童專屬,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到零食大軍中來,他們更注重包裝視覺、口味搭配、口感觸覺等全方位的體驗感。基于此,零食圈中多巴胺搭配逐漸出圈,成為了市場新寵。
其中,以果凍、軟糖這類可塑性與兼容性更強的零食首當其沖,從內而外散發出“多巴胺”的吸引力。像雅客的蒟蒻擠擠果凍、溜溜梅梅凍、巧媽媽認真的果凍、zuo一下等品牌果凍,以及貝歐寶、阿麥斯、哆比等品牌軟糖,則完美契合了“多巴胺”風格,在視覺沖擊與口感體驗雙重加持下,更具健康化的產品特點,無疑為多巴胺零食的長久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在烘焙賽道中,經典的馬卡龍產品就是以與眾不同的色彩搭配出圈,俘獲大批女性消費者的青睞。此外,諸如a1零食研究所自西瓜土司這一爆品推出以來,哈密瓜土司、香蕉面包等等爆款產品也始終將多巴胺的色彩搭配作為重要賣點,加之傳神的產品創造力,更加健康的營養成分,也助推了品牌的發展,贏得了經銷商乃至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飲品,天生的“多巴胺”強者
多巴胺營銷本身就是品牌給人帶去觀感上的沖擊,從理論上來說,這是色彩營銷,利用色彩使商品高情感化,成為與消費者溝通的橋梁。在過往許多案例中,有不少利用色彩營銷出奇制勝的品牌,可口可樂的紅和雪碧的綠都是經典案例。其實,縱觀色彩營銷的品牌與品類,飲品無疑是天生的“多巴胺”強者。畢竟僅天然的水果就有著不計其數的色彩搭配,上升到飲品維度,更是有著精彩紛呈的排列組合。
如今談到國產汽水,華洋1982、大窯可謂是首當其沖,一個是以358ml規格的瓶裝出圈,另一個則是以大瓶裝老汽水備受關注。而他們共同的特點,則是不同口味擺在一起,甚至可以拼接出超過彩虹顏色的組合。更加分明的色彩搭配,帶來的是更加爽快的歡聚時光,這波自帶的“多巴胺”效果,也成功順應了場景化消費的大勢所趨。
而在現制茶飲咖啡賽道中,越來越多的頭部品牌也開啟了“多巴胺”營銷,吸引了一眾粉絲。像星巴克推出了多巴胺配色新品Pink Drink粉粉生咖、Dragon Drink幻紫生咖。瑞幸咖啡提出“多巴胺冰咖”概念,選擇色彩不同的6款果咖組成“多巴胺冰咖”系列,既有冰咖橙C美式撞明亮橙也有青提拿鐵撞清新綠,穩穩展現了多巴胺風格的精髓。其實,現制茶飲的創新之路,對于預包裝零食、飲料在元素搭配、口味創新等層面都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多巴胺世界中的冰淇淋
隨著多巴胺營銷深入人心,多變化與多口味復合下的冰淇淋無疑是當之無愧最受歡迎的“多巴胺美食”。而在消費能力與精神需求日益增長的當下消費市場,冰淇淋這一種美食也越來越多地被賦予一種向美而生、精致追求的精神內核。隨著各路雪糕刺客、奇葩口味的熱度消散,消費者對好食品好食材的甄別愈發慧眼獨具,那些真正擁有品質溢價、健康溢價的品牌方能打動人心,長遠立足。
在多巴胺的色彩世界中,多巴胺與冰淇淋的契合度總是能達到出奇的高度,這種高契合度本質是一種快樂加倍的屬性。不少冰淇淋經銷商表示,在每年中冰展的現場,都能看到多款顏值吸睛的冰淇淋新品,眾多天然果汁加持下的豐富色彩搭配,使得消費者吃冰淇淋的身心愉悅度又提高了一個檔次。
多巴胺+,更健康才能更長久
如今,對于更關注飲食健康的消費者來說,多巴胺食品的選購并非是單一且盲目的,想要獲得他們的長期青睞,健康無疑是加分必選項。而乳品本身作為許多消費者認知中更具營養成分的品類,與多巴胺的組合是否能夠實現“1+1>2”的效果呢?或許乳品可以通過四季不同的限定口味來在多巴胺高地爭奪戰中,卷出新高度。
從季節限定和獨特性的角度來看,乳品在不同季節通過融入季節水果、鮮花等元素,能夠帶給消費者更多難忘的記憶。乳品在不同當季可以和不同口味融合,通過當季水果、鮮花口味,為消費者留存更多美味。春有莓花香,夏有瓜果爽,秋有桂花沁,冬有佳果暖人心。這樣的季節限定和獨特融合,不僅豐富了乳品的口味,也為消費者在每個季節中留下美好的味蕾記憶。畢竟,誰能拒絕春日里那一口“草莓尖尖”呢?
每一季的乳品都為人們留存了獨特的滋味,不僅僅局限于口味,季節限定更蘊含著無限的想象力,包括情感聯系、文化意義和健康意識,都是多巴胺的來源。例如光明攜手冠生園推出大白兔牛奶,奶糖風味喚起消費者對童年和快樂時光的回憶;而節日限定的酸奶,如安慕希在端午節推出的糯香粽子口味,也蘊含著文化,為節日增添了別樣的樂趣。這些獨特的季節限定乳品不僅僅能滿足味覺,更能觸動內心的情感和回憶,讓人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感受到情感的共鳴和文化的底蘊。
“食品+多巴胺”的組合,不僅體現出了產品的創新與升級,更凸顯了情緒化消費的大勢所趨。尤其是在社交屬性這一熱門消費特性的影響下,“多巴胺”零食飲料的快樂感或許也正是一種線上種草分享、線下歡聚場景中的一種折射,擊中的是我們在體會人生百態中的每一個人。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