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什么顏色的?西瓜的紅色、大海的藍色、荷葉的綠色……與其他季節相比,夏天似乎更加明亮,仿佛自帶青春氣息,今年的夏天尤其如此。隨著博主白晝小熊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踩著輕快的鼓點,通過視頻展示自己和同伴開心的笑容,“多巴胺穿搭”一詞迅速席卷網絡,掀起一股“多巴胺”之風。
這股色彩明亮的穿搭新潮流隨著一次次點贊、轉發進入了更大領域,很快,多巴胺風格的妝容分享、海報設計、文案策劃、建筑風格乃至食品飲料都獲得了極高流量,五彩繽紛的顏色順著網絡強勢蔓延,不限年齡、跨越賽道,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傳播魔力。
一秒吸睛
注意力經濟最大化
“新的短缺產生新的經濟”,我們的注意力有限,而世界上的信息無限,在此種條件下,傳統意義上貨幣資本的“寶座”被大眾的注意力替代——只有先注意,才有可能成為消費者。如何幫助用戶在海量信息中獲知與產品有關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攫取消費者的注意力,就成為了許多品牌面臨的難題。
對于食品企業而言,要想在“卷上加卷”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只有產品萬萬不能。無論是哈根達斯官宣白鹿作為“奢寵”系列代言人,還是在電梯中重復“夏天出大汗,就喝外星人”的外星人電解質水,亦或是在短視頻平臺面向女性消費者展開“男色營銷”的氣泡果汁飲品望山楂……無數品牌正在賽道上奔跑,希望將產品精準送到消費者眼前,而“多巴胺穿搭”的爆火似乎為諸多品牌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高飽和度的色彩在刺激人們感官的瞬時就完成了吸引用戶注意力的任務,它更直接也更便捷,這讓諸多品牌在產品的研發設計以及傳播物料的顏色選擇上,都瞄準了那些更不同尋常、更扎眼的色彩,利用視覺效果激發大眾的購買欲望,拉動銷量增長。
提供情緒療愈
和EMO說再見
人是情緒化的生物,很多時候,我們的購買行為會受到情緒影響。有研究表明,消費者80%的購買來自于“感性的情緒”,僅有20%的購買是基于“理性的邏輯”,因此,有不少品牌通過情緒定位,迅速與消費者產生情感連接,刺激消費者進行購買。如可口可樂,長期以來一直塑造年輕、活力的形象,將功能上的解渴屬性進階為精神上的創造快樂,可以說,每一份“肥宅快樂水”的成功都離不開品牌在情緒營銷上的投入。
而在我們的傳統印象里,顏色與情緒一直難舍難分:紅色代表憤怒、藍色是憂郁的象征,綠色則讓人感到生機與活力……時尚心理學家道恩·卡倫在其代表作《穿出最好的人生》一書中也強調了色彩的重要性,她認為可以“通過色彩、形象、風格和美感研究和治療人類行為,解決文化規范和敏感問題”,而穿著高明度色彩搭配的衣服,可以刺激大腦分泌神經遞質多巴胺,從而調動正面的情緒。
在一個分享多巴胺蛋糕做法的短視頻下,有不少用戶紛紛評論“看到瞬間不emo了”“好快樂、好想吃”,大膽的配色和夸裝的風格配上高飽和度色系,視覺上的沖擊加上飲食本身就會帶來的快感,“打翻了調色盤”一樣的多巴胺食品追求的就是通過直觀的感官刺激實現及時滿足,帶來快樂和愉悅感,這與當代年輕人對情緒療愈的追求不謀而合。
貼近用戶
構建時尚流行品牌力
無論是希望獲得大眾注意還是完成情感連接,盡最大可能貼近用戶,真正了解并滿足用戶需求一定是食品企業需要邁出的第一步。對于看膩了“套路”,希望遠離“食品刺客”的年輕人而言,當“321,上連接!”的熱情消退,他們開始以近乎嚴苛的態度看待品牌,誰更真實、更貼近生活,就更容易收獲年輕人的支持。
蜜雪冰城的“雪王”,堪稱品牌借助IP形象進行宣傳的“教科書”,在官方的描述中,雪王不僅有生日、性格、愛好、口頭禪等擬人化特征,更是通過短視頻、微博等與用戶積極互動,盡管官方沒有官宣入局此次“多巴胺狂歡”,也不耽誤消費者操心,以“雪雪我啊會穿多巴胺啦”的雪王口吻蹭上了這波熱點。
此次不少品牌借助多巴胺營銷迅速出圈,他們與年輕人一起用梗、造梗,玩兒得不亦樂乎,更在用戶心中留下了“沖浪一級選手”的積極印象,更時尚、更流行,同時也更接地氣,為消費者選擇品牌產品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盡管多巴胺營銷是如此易于復制又行之有效,其內核仍然需要品牌回歸市場、回歸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只有做好產品,根據自身品牌調性與當前目標受眾的情緒需求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才能讓品牌長青,為食品市場的發展添柴加薪。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