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要說食品行業哪個品類熱度最高,冰淇淋必有一席之地。隨著夏日的到來,冰淇淋又再度登上熱搜,這也讓一些做果凍布丁的企業看到了新的創新方向:果凍+冰淇淋。雖然冰淇淋最開始是以“解暑”為要義的功能性產品出現,但在消費時代的變革下,如今已經逐漸向甜品化方向發展了,這一點上和果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對于消費者來說,接受起來也并不困難,反而能在口感上碰撞出新的火花。
多人群、場景化
拓寬果凍產品的消費邊界
從冰淇淋的消費屬性來看,其本身就具備一個基礎的消費場景,即大多是在休息、閑暇的狀態和場景中食用。而果凍本身作為零食,兩者結合則更加細化適用場景,給營銷留足空間,其背后的商機是巨大的。
對于消費人群來說,果凍口感清新,冰淇淋則香甜且滑順,二者的組合使得這個新型美食更具有特色和個性,以及更加豐富多樣的口感組合。另外,作為一種口感新穎且營養豐富的食品,果凍不再是兒童的專屬,果凍與冰淇淋的組合可以吸收青少年、白領等消費人群,滿足他們的獨特口感需求。而且產品能夠適用不同場合下的消費,如休閑娛樂、社交聚會、奶茶店、商場餐廳等。
不同的消費場景,有著不同的消費需求和口味偏好,像電影院比較適合豆漿、圓形狀的果凍與冰淇淋組合,酒吧則推崇大量紅色花瓣果凍與鐵板燒冰淇淋組合,商場則傾向于更多的水果,外形展現更加精致。因此,高端化也成為大家突圍的重要方向。
優可思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子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果凍和冰淇淋的跨界組合,可以說是在意料之中,雖然果凍不像冰淇淋一樣需要冷鏈運輸,但是被放入消費者的家庭之后,則殊途同歸地跟冰淇淋一樣被放入冰箱,消費者仿佛有著相同的共識‘冰了的果凍更好吃’。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消費者對于果凍冰淇淋本身的接受程度就很高。”
以果凍為切入點,手抓冰淇淋背后的千億市場,成為了果凍行業的一道新潮流。在未來,該產品涉及的渠道、品牌和消費人群將會更加豐富多樣,市場規模也將不斷地擴大。
產品組合創新,增加消費領域
其實早在上世紀,就有過果凍冰淇淋產品的出現。聯合利華和路雪在1998年推出的“綠舌頭”就可以稱得上是“老前輩”。這款產品以果凍為主體,冷凍狀態為硬沙口感,一旦溫度升高,糕體便會像靈活的“舌頭”一樣擺動,給消費者帶來食用上的趣味體驗。不只是和路雪,盛源海杰、德華、富饒、云南品牌華莊旗下都有著“綠舌頭”的身影。
2017年,旺旺集團也開始在常溫冰領域尋求新突破,推出外星人旺旺吸得凍,采用新穎異型包裝,常溫是可以吸的果凍,冷凍后是冰沙,曾一度創造冷飲和食品行業的新熱點。
除了冰淇淋企業,果凍企業的創新動作也在不斷上演。近兩年出現的常溫冰淇淋概念,就是冰淇淋和果凍碰撞出現的新品類。迪怩司在2022年推出的雪絨冰淇淋布丁產品對于果凍布丁行業來說,無疑就是一次突破性的創新。常溫冰淇淋,顧名思義就是一款擁有多種吃法的布丁產品,常溫是布丁,冷凍可以當做冰淇淋。其兩大系列雪絨冰冰沙和掰頭,都主打中高端產品,滿足消費者的情緒價值,上班、休閑場景皆可食用。
果凍布丁企業巧媽媽重磅推出的“雪花冰”新品,通過“雪花冰”的“捏一捏、吸一吸,冷凍風味更佳”高調進軍新型冰淇淋的陣營,與其他品牌分庭抗禮;而雅客也在順應夏天雪糕果凍、粉絲情感需求的基礎上,曾為TFBOYS定制了專屬的小鮮蒻雪糕果凍。這就是近年風靡食品屆的“可吸冰淇淋”。
仙之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魏艷超在采訪時講到:“果凍的創新空間很大,從一開始的添加水果,到后來添加牛奶和雞蛋,再到現在添加各類營養素,其實果凍只是一個載體,產品形式是可以不斷迭代的。果凍+冰淇淋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點,在產品包裝和運輸上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span>
總的來看,果凍作為一個市場底盤大、消費需求不減的傳統品類,如今也到了快速迭代、需要創新的關鍵轉折時刻。這個機會不僅僅是留給傳統果凍品牌的,也是留給無數勇于創新、樂于跟年輕人玩在一起的跨界新品牌的。不管是和飲品還是冰淇淋組合在一起,還是和其它元素進行創新,未來,如何針對新生代消費者去創新產品,向果凍市場市場推陳出新、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是品牌該去思考的問題。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