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伊始,“預制菜”如黑馬般闖入消費市場和消費者的生活中,在多種因素的綜合推動下,“預制菜”搖身一變成為新晉流量,吸引眾多企業紛紛入局。除了傳統速凍食品企業加入預制菜行業大軍之外,一些“非食材”行業的企業也紛紛跨界到預制菜市場中,其中不乏農夫山泉、金龍魚、悅之豐等行業翹楚,就連深圳地鐵都想來分一杯羹,推出了旗下全新餐飲品牌“深圳食研室”,隨后一口氣連開三家預制菜門店??梢哉f,現在的預制菜賽道正在不斷加碼,迎來了發展高光時刻。
賽道火爆,企業跨界入局
有數據顯示,2021年廣義預制菜市場規模3459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為5165億元。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破萬億。無論是從預制菜玩家參與數量的激增還是資本市場的不斷融入,甚至很多餐飲企業把預制菜當成了轉型升級的方向,全力加碼。有分析師表示:“這兩年預制菜賽道很熱,現在的市場仍是以2B為主,但是2C市場正在放大,消費者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贝吮尘跋?,不少“外行”開始盯上預制菜這塊肥肉,除了凍品、肉制品以及水產等食材企業之外,餐飲企業、糧油企業、桶裝水企業,甚至建材企業都開始從事預制菜產業,這些企業在各自的行業中屬于“巨頭式”存在,比如農夫山泉、恒順醋業、深圳地鐵、金龍魚等等。“近期很多資本跨界搞預制菜,我接待過很多人來談合作,有搞信息技術的、搞自媒體的、搞電商的”,一家食品行業上市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他們站在預制菜上風口,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非常亮眼,因此多路資本前來商談合作。
農夫山泉跨界布局預制菜,從旗下品牌“母親”開始著手。該品牌是由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一手創辦,早在2004年便已進入大眾視野。2010年,母親品牌推出的拌面、拌飯澆頭等成為不少消費者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澳赣H”品牌最近推出了“澆頭+米飯”的預制菜品類,有四種口味,分別是藤椒雞丁、咖喱雞肉、臺式鹵肉、金湯牛肉。在銷售模式上,與傳統自熱米飯捆綁銷售有所不同,消費者可以選擇只購買澆頭或者只購買米飯。只不過,購買時要注意澆頭類四份起售,米飯類六份起售。金龍魚旗下豐廚品牌也主打預制菜賽道,推出了首批產品,其中包含魚香肉絲調味醬、麻婆豆腐調味醬、黑椒牛柳、土豆燉牛腩、松露風味紅燒肉、紅燒獅子頭六款。豐廚以“更營養、更健康、更安全、更美味、更創新、更超值”的“六更”口號搶占消費心智。除此之外,河南原陽的建材公司湖波水泥集團做預制菜的消息最讓人耳目一新,如此跨界在行業中屈指可數。河南悅之豐食品有限公司(簡稱:悅之豐)屬于湖波水泥集團公司旗下的食品加工廠,自從2019年在河南原陽建成投產以后,便借助內部前端便利店——悅來悅喜,走在預制菜生產和銷售的最前端。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記者介紹道:“現在入局預制菜的選手越來越多,既有專業性的選手,也有半專業的選手和非專業的選手??傮w上來說,是因為他們都看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趨勢:預制菜在中國整個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不斷加速的情況下,再疊加疫情反復,正成為一個新的剛需品類,這也是這么多的企業和機構入局預制菜最核心的原因?!?/span>
一盤“預制菜”炒熱了資本市場
新冠疫情反復,食物是不少家庭囤貨的必備之首,根據相關調研報告顯示,00后和95后最喜歡囤方便食品,95后還喜歡囤速凍食品。從傳統的泡面到螺螄粉、酸辣粉、自熱飯等等,都是年輕人10分鐘就能搞定的美食,方便快捷的預制菜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近年來,隨著“懶宅經濟”的影響滲透到各行各業,餐飲外賣也成為現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快速簡單的預制菜成為眾多餐飲行業門店切入外賣市場的關鍵。尤其是2020年疫情爆發后,被迫宅在家里的年輕人逐漸厭倦外賣,預制菜方便省力的優勢就在網上火得鋪天蓋地,迅速席卷了整個網絡,不管是80、90,甚至是00后都成為預制菜的消費主力軍,至此,預制菜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表示:“預制菜產業爆發式增長是很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費更加多元,為預制菜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二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人們的餐飲消費習慣和消費場景發生了巨大變化。三是餐飲產業供應鏈不斷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和冷鏈技術的進步為預制菜發展解決了采購、存儲和銷售等難題。四是近年來中國餐飲業標準化程度不斷提高,有利于預制菜產業大規模發展。此外,資本市場對預制菜的青睞也是重要原因。”
但其實預制菜并非是新事物,罐裝食品、熟食、冷凍速凍食品以及近年開始興起的冷藏快手菜等都可以統稱為預制菜。在農夫山泉之前,不少資本早已入局預制菜產業鏈,如西貝莜面的羊蝎子火鍋,新希望六和的速凍菜肴制品,海底撈的自熱火鍋等。以火鍋巨頭海底撈為例,其早在2017年就嗅到了商機,推出自熱火鍋產品,迅速打開市場。此外,跨界經營預制菜也成為很多企業轉型發展的一個突破口。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預制菜相關企業已超7萬家。在某電商平臺輸入關鍵詞“預制菜”,高達1.7萬個商品,包攬了安井、正大、眉州東坡、西貝莜面村等500多個品牌在內,涵蓋速凍食品、餐飲、肉制品等多個品牌。值得注意的是,飲料品牌娃哈哈也在其中,這也不難理解農夫山泉為何極力入局預制菜。
據不完全統計,2021~2022年,我國預制菜行業出現融資事件20余起,融資金額達數百億元,先后有珍味小梅園、猴爺餐飲、小牛凱西、麥子媽等品牌獲得融資。老牌專做預制菜的企業味知香已在A股上市,成為“預制菜第一股”。2022年4月,上海聯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預制菜品牌“聯舌工坊”宣布完成千萬元天使輪融資。預制菜賽道很火熱,但同樣競爭也很激烈,專做農牧水產類預制菜的圣農發展、國聯水產、龍大美食等,專做速凍食品的企業,如安井食品等,不斷開拓預制菜業務的西貝、呷哺、海底撈等餐飲企業,盒馬、美團等新零售渠道也在加大品類布局,這些品牌和企業的市場體量都較大。
直擊消費需求,立足品牌建設預制菜才能迎來大發展
預制菜賽道的火爆程度大家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認的是,行業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B端轉入C端的戰爭還未結束,市場的大門也還沒有完全打開。因此,對于新老玩家來說,思考更多的不是如何搶占市場高地,而是應該緊抓消費市場需求,增強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打贏品類之爭。
從市場長期發展趨勢來看,預制菜要實現良性發展,必然要走向更安全、更健康、營養更均衡的道路。“目前預制菜也面臨著困境,沒有完善的國家標準,意味著準入門檻低,很容易出現行業亂象,引發一些問題和矛盾。對于預制菜的未來發展,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考慮到不足的一面”,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達了對預制菜市場發展的綜合考慮。隨著行業的規范化、專業化、品牌化以及規?;?,整個行業會進入一個健康有序的發展狀態,而對于預制菜企業而言,想要更快地在C端實現銷售突破,打消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質疑也是勢在必行。
除了食品安全的保障,消費需求也是企業發展必須要直面的問題。作為全球最大的肉類生產商及供應商之一,泰森食品在直面C端消費者時,除了持續以健康理念引領產品體系的打造,還要在營銷端聚力將產品優勢轉化為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優勢。線上針對追求“精致懶”的年輕人、健身人群等進行精準種草,線下將產品廣告打入分眾電梯媒體,加快蓄勢,助力品牌在C端市場的擴張。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范例,這種線上線下聯動,產生交互共振的策略,也為新銳品牌們提供了迅速打響知名度的有效路徑。
總的來說,預制菜要走的道路還很長,每一個進入賽道的玩家都站在行業風口上,至于誰能夠享受到賽場紅利,從預制菜大戰中脫穎而出,還要看誰能夠成功迎合主流消費者需求,并讓品牌深入到消費者的心智。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