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凍、茶凍、仙草凍,梅凍、奶凍、咖啡凍……在拼口味、卷顏值、搏新奇的零食市場,果凍類產品從最初的“一花獨放”發展到如今多品類的“爭奇斗艷”。除在口味、原料上具有極強的包容性,時時刻刻都在推陳出新的賽道上狂奔之外,果凍還因其百搭的口感和紛繁的品類而與零食碰撞出了奇妙火花。
現制飲品方面,書亦憑借燒仙草在廝殺激烈的奶茶賽道一鳴驚人,掀起了奶茶+凍類的新風尚,自此凍類也逐漸為消費者所接受,成為深入人心的現制飲品配料伴侶。而在預包裝方面,果凍面包、果凍糖果、果凍巧克力、果凍酒、果凍汽水、果凍冰淇淋等產品涵蓋零食、飲品、冰淇淋等多領域,極大豐富了產品品類的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了多元的新奇體驗。
品類豐富,百搭“綠葉”
為市場提供多樣選擇
據《2015~2020中國果凍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中國已成為世界范圍內最大的果凍生產國與消費市場,去年果凍市場規模已超過200億元。口感爽滑、口味清新、形態多變、吃法有趣,果凍不僅具備成為紅花的所有優點,也擁有著成為綠葉的潛質。
“人們鐘情于盤中的鴨,但這姜才使鴨回味無窮。”在一家小店吃姜母鴨時,一代黃金配角吳孟達夾著一片姜,說了這么一句話。吳孟達不言自明的“綠葉”身份為這句話巧妙地鍍上了一層耐人尋味的膜。綠葉不爭不搶,隱匿到近乎被忽略,但卻唯因有了這綠葉才襯得紅花絢爛奪目,令人難以忘懷。巧妙得是,吳孟達正是以食物做喻,而在零食領域,果凍也絕對稱得上黃金“綠葉”。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最新出版的《2022~2027年中國果凍產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果凍的原材料主要是水、白砂糖、卡拉膠,其中還有魔芋粉、果蔬制品、乳及乳制品、營養強化劑等原料。近年來果凍行業在發展中也著力推動產品走向高端化、健康化、年輕化的發展之路,以多品類果凍滿足各年齡層次的各種需求。
如頭部果凍品牌旺旺通過加入茶粉、可可粉等原材料,推出茶凍、搖滾巧克力凍;干果類品牌溜溜梅則以青梅醬為主,輔以卡拉膠、魔芋粉、果膠,搭配不同水果原漿,推出多口味梅凍。此外,部分品牌還推出不使用蔗糖、色素、甜味劑,并以魔芋為主要原料制成的健康果凍。
繽紛多彩的果凍產品不僅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多種需求,而且使其能根據自身特性更好地配合面包、糖果等零食,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美妙體驗。俄羅斯糖果品牌俄寶多、斯拉都的一款糖果均以爆漿果味果凍為夾心,果凍外包裹一層巧克力涂層。卡拉膠、魔芋粉等果凍原材料口味清新淡雅,不僅能夠避免自身喧賓奪主壓住巧克力的醇厚香氣,還能憑借自身的特性充分內化果凍內果汁的芬芳,為消費者提供奇妙的感官享受。
吃法多樣
百變果凍創新零食玩法
“喜之郎cici,可以吸的果凍”。喜之郎耳熟能詳的cici袋裝果粒爽創新將果凍的吃法拓展至吸著吃,一經推出便一鳴驚人,獲得了消費者及市場的一致好評。得益于果凍類產品爽滑Q彈,果凍既可以固體的形式呈現,也可破壁成細小碎塊,成為流體般的存在,供消費者飲用。
與此同時,作為配角的果凍也憑借超強的包容性,拓展著其他零食的玩法邊界。燕麥酸奶果凍就是將酸奶燕麥以果凍的方式呈現,為消費者提供了吃、喝、飲多種吃法。此外,酸奶的濃稠奶香以及燕麥的谷物清香也在果凍中完美融合,果凍的清爽中和了酸奶的醇厚,凸顯了燕麥飽含嚼勁的口感。
日本食品公司猿田彥此前推出了多層復合果凍Jellatte,同樣既可以喝也可以吃。“Jellatte”是將“果凍”和“拿鐵”這兩個詞結合起來的創造詞,產品一改果凍常見的圓型小包裝,而采用豎長的試管形狀。管內以埃塞俄比亞猿田彥咖啡提取液作為基料,分別加入意大利產馬斯卡邦尼奶酪,“CACAO HUNTERS”巧克力醬等原料,共計8層結構,具有極佳的視覺沖擊力。
果凍行業的前景仍一片光明。此前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深圳市仙之寶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魏艷超曾表示,他對中國果凍、布丁行業的未來充滿信心。魏艷超認為伴隨消費升級概念的深化,果凍行業也將做出相應改變,未來,果凍必然是以“大健康”作為基準。
在品質健康越發受到重視的趨勢下,果凍市場可以繼續在配料端發力,以“綠葉”身份配合養生、健康等潮流,為零食品類創造全新吃法玩法,造就更多零食界“紅花”。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