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可以稱為植物基的爆發期,瑪氏、Costa Coffee、家樂氏、達能、聯合利華、Kerry Food、Quorn、Dunkin等國際食品品牌接連推出植物基新品,覆蓋冰淇淋、植物肉、咖啡飲品、巧克力、糖果等多種品類。如今植物基食品已經深入中國消費者心智,而植物素肉作為休閑豆制品的一個分支,在電商平臺搜索,就會出現許多與素肉相關的零食品類,素肉豆干、手撕素肉,以及各種帶有素肉標簽的豆制品,深受零食黨們喜愛。植物素肉作為休閑零食領域的佼佼者,已經成為健康消費的新趨勢,而與辣、甜等多口味相結合,將可能成為市場新寵兒。
進入爆發期
植物素肉正當時
在零食愛好者對植物基的高蛋白、健康、環保等多種特點的追捧與風靡下,植物基肉從餐桌走向了休閑零食,也是由此,曾經一度販賣給餐廳的植物肉,也在休閑零食的領域內尋求新的增長點。百草味的麻辣素牛肉;齊善的素牛肉干和植物肉低脂腸;王小鹵香辣味和鹵香味的牛肉豆腩;鹽津鋪子的手撕素牛肉;雙匯的手撕蛋白肉等等,都成為植物素肉零食的先行軍。
產品上得快,賣得也快。食品行業相關機構查詢天貓鹽津鋪子食品旗艦店時注意到,魚豆腐、素毛肚、手撕素肉為銷量的前三名,鹽津鋪子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手撕素肉一經上市后,3月銷量同比增長300%,目前月銷一直保持在兩萬以上?!?/span>
《中國植物肉市場洞察》中提到,52%的受訪者希望人造肉以零食的方式呈現。百草味人造肉系列定位于解饞無罪惡感的新型植物基肉零食,傾向于為18~35歲、追求無負擔健康生活的年輕人群打造比素肉零食更美味、比真肉零食更輕負擔的新肉零食。
更加有意思的是,在百草味推出植物肉零食一個月后,食品飲料巨頭百事公司宣布以49.5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從好想你手中收購百草味。從百事的高價收購態度來看,我們可以嗅到植物素肉零食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百事或將借助百草味在中國市場布局植物素肉零食。
CBNData×天貓發布《2022線上植物肉消費人群洞察報告》顯示,零食類植物肉是年輕嘗鮮黨的心頭好。CBNData發布的《2022中國互聯網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也顯示,植物素肉產品的消費需求穩步上升,其中小包裝的植物肉零食產品憑借著新潮的包裝、多層次的口味,在銷量和消費增速上都遠超整體植物肉品類。
安徽賽芙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深耕休閑零食領域。他說:“隨著年輕消費群體購買力的增強,消費者對營養健康及便利食品需求的增加,以及現代化零售網絡的發展,未來五年,植物基休閑零食產品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span>
這也意味著,對于零食的新品類,在低門檻、受眾廣的特點下,且在不足以形成高準入的競爭壁壘的情況下只要一家品牌從新品類里獲益,其他商家就會一擁而上,來分食這塊蛋糕。
而辣條、豆干擁有廣泛認知基礎,其對應的市場容量已經超千億,因此與其市場規模相伴隨的,是消費者對零食是否健康的糾結,以及對豆干品類“傳統”的印象,而素肉品類同時滿足了消費者對“素”的健康需求和對“肉”的真實體驗,現已成為全球的趨勢和中國的風口。
巨頭火拼,爭先恐后
隨著消費升級和生活節奏的加快,“素肉食品”受吃貨追捧,尤其在都市職場和大學生群體中屢見不鮮,素肉脯、素肉卷、素牛排、素烤肉等品類成為商家新一輪的增量跟進領域。眾企業也以敏銳市場嗅覺及時捕捉到素肉這一新機遇、熱風口,以品類引領者的姿態聚焦手撕素肉細分賽道。
作為糖果甜蜜食品類的代表,雅客也早就跨界布局素肉品類。在產品上,雅客用不斷地創新賦予了“手撕素肉”全新定位,產品以植物基為原料制作而成的仿肉食品,具有“高植物蛋白,輕脂少負擔”的獨特性,可以讓消費者在保證飲食健康的同時,享受吃肉一般的美味體驗。
健康肉類零食新品牌TalkRou脫口肉由ffit8與笑果文化聯合推出,旗下目前有即食雞胸肉產品,每100g蛋白含量不低于26g,一袋150g熱量僅42Kcal。新品采用豌豆的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進行融合,通過“鮮制鎖水技術”,讓雞胸肉口感更鮮更嫩。產品目前有原味、黑椒味、藤椒味三種口味,讓人們同時探索不一樣的新奇美味。
作為豆類植物基零食的先行者,徽記好巴食在植物肉領域的新產品、新概念、新消費場景也進行了不斷的嘗試和突破。好巴食推出了一系列素牛排產品,有麻辣味、冷吃味、燒烤味。
徽記好巴食董事長呂金剛說到:“在零食趨于正餐化的當下,健康與營養是未來的一個必然消費趨勢。未來,我們一定會繼續加大在健康食品賽道的布局,包括大豆及蛋白質素肉等新品的開發在內,培養一批以好巴食為代表的豆制品乃至于植物基品類中的先鋒品牌。
同質化嚴重,急需打破僵局
在植物素肉這款休閑零食“第四餐化”趨勢的背后雖然是萬億級的大市場,但同時,也存在著同質化嚴重以及沒有頭部品牌的問題,并且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布局植物素肉的品牌不乏有衛龍、王小鹵、鹽津鋪子、祖名等多個零食品牌,口味也多為燒烤味、麻辣味、藤椒味等單一口味,毫無新意可言,使消費者的產品忠實度不斷降低。
在當下產品、渠道、信息過剩的趨勢下,意味著主導權正在從企業轉移到消費者手里,讓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得以釋放,企業才能夠在零食市場爭得一席之地。
但若有的品牌從這些單一口味中跳出來,換一種新的方式去研發產品,是否就會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比如借鑒棗夾核桃的混合方式,將植物素肉和豆腐結合在一起,素肉的嚼勁加上豆腐的酥軟,一葷一素,將一款產品打造成多種口味,也會讓消費者眼前一亮,產生復購的沖動。
除此之外,還要定位消費人群。麥肯錫在《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中提到,多數消費者出現消費分級,60%的受訪者表示即使感覺富有,但仍希望把錢花在刀刃上。我們應該認識到,一款單品老少通吃、大包大攬的時代過去了,品牌必須依據不同場景、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打造定制化產品。麥片品牌王飽飽瞄準18~25歲之間、減脂塑形需求明確的年輕女性做針對性打穿,短短兩年便全網銷量居首;而關于植物素肉零食并不是所有人群都會購買,品牌不妨把健康作為植物素肉研發的基本盤,然后從不同角度精耕細分市場,可將人群定位于不吃肉、減肥的消費者,充分提取休閑零食“一品一格,百品百味”的口感優勢及當代年輕消費者需求,研發出更多元化的味道、口感甚至食用場景的植物基豆制品及其衍生品,并匹配更年輕潮流的包裝形態,讓消費者在“零負擔”的同時,享受植物基帶來的美味時尚生活,為豆類植物基零食發展賦予新的生命力。
總而言之,在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的休閑零食行業里,任何領域的有效創新,都將帶來競爭格局的改變。對于廠家來說,想要在其中脫穎而出,面對消費者對零食營養健康的期待,未來,除了繼續在渠道布局上精進聚焦、在營銷整合上升級突破、在產能和管理上練好“內功”,以及在科技賦能、節能減排、智能制造等方面也要積極謀動。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