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冰淇淋如果再漲價,你還會繼續買嗎?”一則來自社交平臺的帖子,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大多數的年輕人表示,“不能接受去年‘雪糕刺客’的‘背刺’,如鯁在喉?!钡瑫r,也有人表示,“冰淇淋吃的就是一個氣候、環境以及氛圍,還是應該根據不同情況來判斷買什么樣的冰淇淋?!?/span>
其實,經過了去年的冰淇淋價格“背刺”,主流的年輕消費者們對于冰淇淋的消費變得更加謹慎,同時在需求和選擇的角度,他們有著更多的想法和見解,冰淇淋品牌想要把住他們的脈,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如何讓冰淇淋賣座又賺錢?得名又得利?穩中求勝到底難不難?正在成為一眾冰淇淋品牌企業求而不得的難題。
雀巢、和路雪再行漲價政策風口之下何去何從
雀巢(Nestle)首席執行官馬克·施耐德(Mark Schneider)表示,雀巢今年將不得不進一步提高食品價格,以抵消更高生產成本,但價格增幅不會像2022年那么大。據悉,這已經是繼2022年以來,雀巢第三次宣布漲價。據報道,2022年前9個月雀巢的銷售額飛升至691億瑞士法郎(合694.3億美元),有機增長為8.5%,但其中有7.5個百分點是由旗下產品價格上漲貢獻,哈根達斯(隸屬于美國、加拿大部分)、雀巢冰淇淋就位列其中。
此外,聯合利華旗下的冰淇淋品牌和路雪等多款產品已于二月中旬完成調價??蓯鄱?、夢龍、和路雪等系列普漲10%,路雪官方客服和部分經銷商對漲價事宜給予了確認。從終端門店中的和路雪旗下產品來看:可愛多最便宜的系列已經從5元零售價上漲到5.5元;夢龍系列中,香草、卡布奇諾、抹茶、白巧克力等常規口味從9元漲到10元或10.09元,其他如黑松露、雙重脆巧等原本價格就更高一些的口味也都漲了1至2元。
對此,和路雪母公司聯合利華在發布2022年財報時就已提前預熱,受原材料通脹、生產和物流成本上升的影響,公司2023年的定價會繼續走高,涵蓋冰淇淋在內的包裝食品品類。據聯合利華CFO格雷姆·皮特克特里介紹,目前的產品定價只覆蓋了成本通脹的75%,要修復毛利率得超過100%。而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聯合利華旗下的冰淇淋業務中,出現了銷量降低0.7%,但銷售額增長9.7%的情況,而這主要歸功于一次又一次的提價政策。
不難看出,外資冰淇淋巨頭們的小算盤打得非常精明,提價再提價。而核心原因只有一個:成本增加了。如果這些外資巨頭的體量都難以平衡成本的增加,那么國產冰淇淋品牌還能撐住嗎?或者說再次提價已經提上日程,在外資冰淇淋巨頭們“裹挾”的風口之下,國產冰淇淋企業又將何去何從呢?隨著2022年底到2023年初的各大冰淇淋企業新品發布中,或許能夠嗅出一絲端倪。
國產冰淇淋回歸理性
“主打的就是一個性價比”
縱觀中國國產冰淇淋的發展史不難看出,時至今日,大家依舊在循著外資巨頭們的腳步發展,無論是產品品類、口味口感,還是設計理念等等方面。因此,每次外資巨頭們的漲價政策一出,都會帶動國產冰淇淋的提價風口。不過,2023似乎是個不同于往年的特殊年份,經歷了三年疫情的磨練和洗禮,大家似乎都多了一份沉著和理性。作為國內乳品及冰淇淋巨頭的蒙牛和伊利本輪面對外資企業的提價,暫時也沒有輕舉妄動,很多一線經銷商、渠道商也表示,暫未收到品牌相關的提價通知。
而以高端冰淇淋和高價格帶定位出圈的國產冰淇淋黑馬“鐘薛高”,則是在2023新品發布會上重磅推出了“鐘薛不高”子品牌產品,定價破天荒來到了3.5元這一“親民”價格帶,再次賺足了消費眼球。要知道,在去年冰淇淋消費市場中“雪糕刺客”的矛頭可是直指鐘薛高,或是迫于輿論壓力,或是由于對整體市場需求的深入研究,總之,鐘薛高并沒有延續此前的價格政策,反而開始通過消費分級,逐漸加碼下沉市場,繼續細分消費群體。而這一番操作,似乎也反應出了當下很多國產冰淇淋品牌的市場態度。
在很多冰淇淋企業2023年的新品發布會中,就陸續推出了很多2~6元、5~10元價格帶之間的冰淇淋產品。對此,木倫河食品集團董事長助理陳強表示:“相較于通過高價格帶來提升銷售額,木倫河更側重于讓利給經銷商和消費者,以更具性價比的產品來占據市場主動地位。其實,冰淇淋產品的高端化與中低價格帶并不沖突,關鍵是在產品層面。木倫河有著絕對的資源和體量優勢,可以將更優質產品的價格成本控制在一個比同類企業更具增長空間的價格帶。2023年,我們推出了極致性價比的‘啤酒伴侶’以及冰師傅‘喝了個冰果茶’產品。我認為,今年的冰淇淋消費市場會更理性,大家會更加看重性價比層面?!?/span>
提價的關鍵是
要讓消費者覺得“值”
其實,提價從來都不是一個單方面的決定,尤其是在今天這個多變的冰淇淋市場中,國產冰淇淋品牌更應該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和感受,而并非簡單的跟風提價。
對于今天Z世代的主流消費群體來說,這三年來雖然學會了“斤斤計較”,也在不斷地追求更高的性價比產品。但不可否認,他們所擁有的消費沖動并非“理性”二字可以替代的,特別是在冰淇淋這種即食消費場景中。例如在景區,一款應景的文創冰淇淋,即使品質很一般但賣10~20元,貴不貴?就冰淇淋本身來說,顯然價格不低,但卻擋不住該場景下的消費熱情,嘗鮮的同時還可以拍照分享、種草,充分滿足了當代年輕人的社交分享心理,核心還是要讓消費者覺得值。
而在場景多元化的布局之外,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變化進行分級,用精細化的布局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例如,以無蔗糖為賣點的可米酷就推出了針對兒童消費群體的品牌小可喵兒,其成分列表中還有羅漢果糖苷,以及ARA和DHA的成分。對此,可米酷總經理項欣表示,羅漢果糖苷會讓兒童在食用的過程中不僅低糖低脂,而且無副作用更安全。而ARA和DHA的添加,則是小可喵兒的首創,旨在讓兒童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又能補充營養促進腦部發育。這樣的冰淇淋產品能夠吸引更多家長為孩子買單嗎?顯然也可以。
如今冰淇淋巨頭們,尤其是外資巨頭們在冰淇淋產品提價上越來越“簡單粗暴”。但隨著國內冰淇淋市場和消費需求不斷升級,我們的國產冰淇淋品牌其實可以深入挖掘細分人群的消費需求和市場潛力,從不同年齡群體的消費品味及口味出發升級產品,從而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
未來的冰淇淋消費市場,無論是從原料、運輸、流量等各個維度的影響因素來看,成本增加是一定的,那么,想要保證產品的利潤率,提價是大勢所趨,但絕對不應該成為針對C端的主要說辭。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進行有的放矢的產品分級,找準適合品牌調性的核心產品價格帶,開拓更多元化的渠道布局,或許才是穩中求勝的關鍵所在。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