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零食作為零食細分賽道中的新藍海,無疑吸引著更多食品企業及資本方前來布局。不過,隨著不斷有新玩家的涌入和老玩家的不斷延伸,兒童零食賽道在繁榮且充滿機會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畢竟入局如此規模的細分賽道并不是“拍腦殼”就能決定的事,因此,對于更多想要入局的企業廠商來說,還需謹慎。當然,作為行業人也不能盲目拒絕新風口,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供應鏈體系、研發創新能力,以及品牌影響力等多維度來宏觀地進行戰略布局。
切勿盲目做“追風少年”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說過:“站在風口之上,豬都能飛起來?!边@句話也激勵了很多創業者及企業掌舵人開始了在各自行業的“追風之旅”,大家都希望自己就是那只在風口上飛起來的“豬”。但做企業并非“飛起來”就夠了,還要看你是否能夠把握飛起來的方向,同時也要能在飛起來以后持續飛行,否則和曇花一現有何區別?甚至很多企業連飛都沒能飛起來就掉下去了,原因在于,風口上的“豬”太多了難免會出現失足的情況。
其實,兒童零食賽道亦是如此,人人都說是風口,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但作為入局企業來說,能否在風口“飛起來”,關鍵仍在于自身的硬實力,風口只是方向性的輔助,并非決定性因素。昔日“三良百”相繼高調推出了自己旗下的兒童品牌,但是兩年過去了,百草味的“童安安小朋友”在線上平臺已經不見蹤影;而三只松鼠旗下的小鹿藍藍雖然穩步發展,卻也時常面臨著品控等問題。所以說,體量如三只松鼠、百草味這類有著品牌影響力的線上零食巨頭在入局兒童零食后仍舊面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和困局,可想而知,對于更多想要入局的新銳品牌以及傳統食品企業來說,要面臨的問題可能更多。所以,大家還是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根據自己的企業特點來決定入局方向。
創新研發與營銷宣傳需并重
今天的兒童零食消費市場由于資本化進程正在加速,這在帶來細分賽道繁榮的同時,也容易導致更多入局企業陷入“談概念,掙快錢”的模式。特別是以代工模式為主的資產輕量化初創品牌,大多在打概念牌、情懷牌,過分強調營銷宣傳、講故事,而對生產層面研發創新卻疏于管理。而這正是食品行業的大忌,特別是對于兒童零食來說,更好的原料、更高的品質、更健康的屬性要求,既是對消費者負責,更是對品牌自身以及整個細分賽道負責。
而過分強調流量效應,也逐漸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兒童零食在產品端和宣傳端都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的困境,諸如“0蔗糖”、“零添加”等元素似乎成了“萬金油”般的存在,也逐漸成為了入局的新門檻,這與兒童零食品牌企業之間不斷做減法也有著很大的關系。
此外,如今越來越多的兒童零食對于包裝的精美度也有著過分的苛求,希望在包裝層面找到新的突破口,打出IP及差異化優勢。確實,在這個顏值經濟時代,包裝設計無疑給兒童零食帶來了新的流量密碼。不過,凡事過猶不及,還應回歸產品本身的品質和創新差異化,這樣才能使消費者在始于顏值之后,忠于品牌。
做好供應鏈,打造本土化優勢
著名營銷專家王海寧就提到過:“未來的商業競爭體現在供應鏈之爭?!睂τ趦和闶硜碚f亦是如此。目前國內兒童零食品牌大多是由傳統零食行業甚至肉制品等行業企業跨界而來的,大多會沿用此前的生產線,即使是初創品牌也大多缺乏完備的供應鏈體系,這就容易導致產品出現品控問題,從而影響品牌乃至這一細分賽道的可持續發展。
當然,這樣的問題在兒童零食通用團標及細化標準出臺后將會有所改善,當初模糊的界定標準也會變得更清晰。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團標雖然有一定的參考性和約束力,但并不是硬性標準,因此,兒童零食賽道能否在未來走得更加穩健、更加多元化,關鍵依舊在于入局企業如何來做,如何把握好供應鏈這條“生命線”。
此外,對于中國本土的兒童零食來說,由于發展的相較國外品牌更晚,因此,在國內兒童零食市場中還面臨著與國外品牌競爭的局面,核心在于國外品牌更早占據了消費者心智,同時品質方面標準也更加嚴格。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看,小皮、嘉寶、亨氏等發展成熟的進口品牌在中國消費市場仍有著很強的競爭力。
對此,滿分牛牛創始人李瑞表示:“雖然過去洋品牌占據了消費者心智,中國大部分品牌也在模仿西方品牌。但是國內外的膳食結構會有一些差別,正餐和零食的營養配比就不一樣,中外小朋友的體質也不相同,所以通過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并獲得消費者的信賴,國內的品牌是很有競爭力的。”
兒童零食賽道無疑是具備長性發展的朝陽業態,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加碼,兒童消費群體的消費增長空間正在不斷提升。未來的兒童零食除了在品質上要注重健康化、功能性等趨勢外,在從源頭到消費端的供應鏈建設也將是重中之重。此外,如何利用更加細分的年齡段、細分的產品分類等多維度創新模式,更有利于建設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打出持續深化的品牌影響力。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