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量販的崛起似乎讓消費者有些猝不及防。如雨后春筍一般,零食量販便毫無征兆地在全國遍地開花。零食很忙、零食有鳴、趙一鳴零食等零食量販店拔地而起,在下沉市場迅速擴張,短短幾年甚至幾個月就憑借高頻次的報道率和隨處可見的線下商鋪刷了個臉熟。
雖然目前零食量販已經顯示出了較為強大的盈利和拓張能力,可謂大勢所趨不可抵擋,但卻仍有唱衰派認為量販零食其實是虛假繁榮,做不長久。
在唱紅派與唱衰派的爭論下,零食量販的未來之路究竟通向何方?
一路狂飆,零食量販
邁入快速發展期
在著名營銷專家、龍品錫展覽總經理王海寧看來,零食量販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芭e個例子,在上海最早出現的是像711、羅森、全家這樣的連鎖便利店。上海是超一線城市,它的購買力強,這些便利店按照上海的打法,下沉到二線城市、三線城市,普遍面臨水土不服,二三線城市購買力沒有那么高。所以零食連鎖就應運而生,因為它更加接地氣?!?/span>
而在談及對目前零食量販發展的看法時,王海寧認為,2023年是零食連鎖系統爆發的元年。零食量販在2023年的爆發并非偶然。一方面,今年是疫情恢復后的第一年,消費者對價格越發敏感,對性價比愈發追求。就像今年雪糕刺客遭遇冷落,1~5元的平價雪糕回歸主流。
另一方面,年初政府在推動居民擴大消費時,提倡的就是物美價廉。在這一大趨勢以及消費者消費觀的改變的前提下,包括京東、淘寶在內的大平臺都在回歸低價,順應潮流的零食量販也更易脫穎而出。
總體上,量販零食店里的產品價格,大多比商超里的便宜20~30%。舉個例子,一瓶500ml的可口可樂,在大多數的便利店里售價為3元,而在部分“零食很忙”店里僅為2~2.4元,甚至更低。在“趙一鳴零食”店,像是商超等傳統渠道售價5元一瓶的元氣森林,在這里只售價3.7元,其他產品的價格也要便宜不少。
除卻低價外,零食還能夠提供情緒價值,這也為零食的市場提供了保證。伴隨消費習慣的養成,零食已經成為年輕消費者的第三餐,隨著生活場景的豐富和碎片化時間的多元化,休閑食品將扮演飽腹、情緒釋放、緩解焦慮、保持歡樂的重要角色。
這也使得,哪怕是在消費提振階段,零食市場也能保持穩定并逐步增長,兜住開店迅速且大量的零食量販店。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休閑零食行業規模11654億元,相較2012年5300億元的行業規模,10年間行業規模翻了一倍。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零食量販連鎖店開啟了瘋狂的開店模式,從地區走向全國,從一二線城市到下沉市場。
消費投資人譚志旺認為除卻市場提供的機會外,零食量販還具備較好的資源組織能力,零食量販在下沉鄉鎮市場及連鎖店跨區域發展等方面都具有較大優勢,“販零食店在2021年看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個業態是可以非常輕松跨區域發展的?!?/span>
有了快速擴張的基礎,又為什么要快速擴張呢?對此,全食在線主編李青林表示:“一邊是消費需求的激增,一邊是優化供應鏈的結果,一邊是擴大品牌影響力的體現?!?/span>
狂飆之后,野蠻生長殘酷淘汰
不管是營業十幾年的老婆大人還是開店較晚的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毫無疑問,現今的頭部零食連鎖品牌都吃到了零食量販的福利,賺到了一筆。此外,零食量販已初具規模,展現出了更多機會,同時由于零食零售門檻較低,更多選手競相涌入賽道。這也使得在快速發展期后不久,零食量販行業也將進入野蠻生長階段。并且由于商業模式的成熟,兩階段的過渡時間也將有所縮減。
從行業初具規模的起步到極度擴張的野蠻生長,這一行業發展態勢在共享單車、短視頻以及與零食連鎖相近的奶茶連鎖等行業都曾上演。譚志旺就將零食量販店與奶茶連鎖行業做對比,他認為目前零食量販店的節奏與奶茶連鎖行業2017~2018年的節奏相當。而在去年年底,他還只是認為零食量販店只發展到了奶茶連鎖行業2016~2017年的節奏。如此來看,零食量販行業的發展擴張速度已有加速之勢,其即將到來的野蠻生長期更是不容小覷。
那么,野蠻生長期所能承受的零食量販店的體量大抵如何?野蠻生長之后行業又將如何如何發展?
民生證券數據顯示,我國2022年零食量販行業規模約300億元,占2.5%;門店已達到萬店規模,未來有望達到10萬店,尚有10倍擴張空間。
對于第二個問題,行業內也基本形成了共識,即在野蠻生長后會經歷一輪殘酷的淘汰機制,劣汰留良,這也是行業發展又一規律。
年初放開,無論廠家、經銷商還是零食連鎖,砸上所有資源,涌入賽道:初創玩家門店形成區域龍頭,加速向全國擴張;老牌零食廠家玩家以產品制造優勢、加盟豐富經驗,內部孵化快速拓店;老牌零售玩家以全品類供應鏈降維打擊,新店表現亮眼。而同業快速擴張讓零食量販進入白熱化紅海,同質化的弊端也展露無遺。
有報道指出,在湖南、江西的諸多城市,一條街上甚至開出四五家零食量販店,相距幾百米搶奪客流。早期的零食量販企業,部分已出現倒閉現象。
零售是一個長跑,不像短跑,零售比拼的是耐力,不是爆發力。下沉市場扎堆開店,零食選品相似、門店選址“貼身肉搏”、同為尋寶式購物體驗,零售的同質化必定會在一段時間甚至一長段時間內成為行業痛點,如何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中卷出一條符合自身定位的長效發展之路,是每個選手都繞不開的必答問題。
資本入局,馬太效應或是
未來之勢
當一個行業逐漸發展成熟,資本就會循著味找過來,零食量販也不例外。在這個行業,資本早已開始行動。
2021年5月,零食很忙完成了2.4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紅杉、高榕等大資本;深耕休閑零食行業17年的良品鋪子,也注意到了量販零食業態發展的趨勢,一手孵化“零食頑家”,深挖湖北大本營量販零食市場,今年2月,又和黑蟻資本共同合計出資1.5億元,入股趙一鳴,借此征戰全國市場。
行業內融資節奏最快的,當屬發端于成都的零食有鳴。2021年4月,其第一家門店在成都雙楠開業,在短短一年半時間里,就密集完成了戰略輪、pre-A、A輪、B輪、B+輪融資,總金額數以億計。據公司官網披露,到2022年底,零食有鳴門店數量已達1000+,今年的目標是突破3500家,并在2026年達到1.6萬家。
在現階段,這一現象出現了微妙改變,那就是,零售量販品牌不再僅僅是被投資方,同時,他們也做起了投資。
8月9日,零食很忙宣布出資數千萬元,戰略投資同城的恰貨鋪子。同一天,愛零食宣布正式控股成都的恐龍和泰迪。
憑借資本在產業模式成熟時進行收割兼并,馬太效應在未來一段時間或許會成為行業主流發展態勢。頭部品牌越做越大,小品牌則面臨被吞并風險。中國當前量販零食零售行業中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萬辰的行動無疑印證著這一發展趨勢。
9月12日,萬辰零食零售品牌合并媒體發布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旗下四大品牌來優品、好想來、吖嘀吖嘀、陸小饞正式合并,合并后的統一品牌名為“好想來”品牌零食,四大品牌零食門店總數合計超3300家。
9月28日晚,萬辰集團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南京萬權擬對外投資,與袁振勤、馬振敏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自有及自籌資金867.75萬元購買寧波博全的100%股權,與浙江地區的知名量販零食品牌老婆大人“牽手”成功。
通過收購兼并等多種方式,萬辰的體量愈發龐大。公開平臺上有專業人士對于2023年度萬辰的合理估值:食用菌生產的業務估值是20億+,量販零食的業務估值70.8億,合計90.8億元。其中持股52%的陸小饞零食估值12.2億,持股26.52%的江蘇好想來零食估值31億,持股26.01%的安徽來優品零食估值18.3億,持股26.52%吖滴吖滴零食估值9.3億。
對于腰部品牌,通過區域化、服務、營銷等策略,其品牌也能站穩腳跟。在經歷野蠻生長、淘汰、資本收割后,最終零食量販成為新的內卷嚴重的行業,發展最終趨于穩定。雖然行業發展模式與其他各行業如出一轍,但在消費觀念向性價比與健康靠攏的環境下,零食量販內卷的肯定還是產品質量和價格。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