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以及消費者消費需求的變化,我國休閑零食市場不斷發展,在向前推進的浪潮中,主打超高性價比的零食量販店勢如破竹、迅速興起。從2010年老婆大人首次提出“量販零食”的概念,到如今頭部品牌整合并購,量販零食如同闖入沙丁魚群中的鯰魚,迅速打破了休閑零食市場的原有平衡,帶來了活力與挑戰,并將在未來達成新的和諧。對此,輿論場上出現了各種聲音,有人認為零食量販店會取代經銷商的位置,也有人認為“一分錢一分貨”,零食量販店仍舊會輸給經銷商,但我們不妨再想一想:量販零食和經銷商,兩者一定是取代關系嗎?
觀望,危機感漸強
“順理而舉易為力,背時而動難為功”,做事情順乎義理,就容易見效,反之,如果行動違背時勢,就難以成功,對于食品領域的經銷商而言,尤其如此。而面對量販零食的風口,卻有不少經銷商惴惴不安,擔心這一“來勢洶洶”的新事物會攪亂市場原有的流通系統和價格體系。
這樣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按照大家已經習以為常的流通渠道來看,企業的產品要通過經銷商、二批商、零售商等多個環節才能與消費者面對面;而對于零食量販店來說,當終端零售商變得強大,其自身就可以脫離現有的渠道鏈條單獨存在。對于部分大店而言,食品生產的鏈條可僅由生產企業和零食量販店兩個環節構成,品牌將物流商、經銷商和零售終端“合三唯一”,企業生產的商品直接進入各個門店,經銷商們自然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同時,零食量販店較低的毛利率也讓不少經銷商感到了危機。根據中信建投證券發布的《休閑零食行業研究》,量販零食店客單價在30~40元左右,門店毛利率在20%左右,而傳統零食店的客單價在50~70元左右,門店毛利率一般在45%以上。量販零食店的性價比優勢明顯,讓利給消費者的打法吸引了許多消費者買單,其日客單數更是可能達到其傳統零食店的4~5倍。而高性價比帶來的高復購率,也是傳統零食店所不具備的。
危機來臨,逃避是自然而然的心理反應,而柳州雪利來貿易的吳總卻對記者分享到:“有危機感是好事,老話講‘窮則思變’,越是艱難越是機會多多。像互聯網介入,我們當時就感到很強的危機感,這直接推動了我們線上渠道的發展,直播也好,社區團購也罷,都是由危機感推動著往前走的。”
入局,機遇與挑戰并存
面對量販零食店帶來的諸多影響,有不少經銷商選擇入局,也有不少經銷商改換門庭,進行身份轉型,成為品牌運營商。如大連益家商貿的董事長羅敬偉,創立了自主品牌“羅巴食”,目前羅巴食系列產品已經覆蓋了大連區域全部合作門店,并已經涵蓋了黑龍江、吉林、山東、河北等多個地級市的50多家經銷商,口碑美譽不斷增加。除了創立品牌,也有不少經銷商從物流入手,成為配送商。如在北京順義為八喜進行餐飲渠道配送的南總,一年配送額能達到8000萬,相當可觀。
相對于另謀出路,選擇量販零食店似乎是直接也是更符合當下時機的選擇。鴻壹行(山東)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丁強,在察覺到傳統渠道增長漸緩后,就積極入局零食領域。2019年8月,丁總在臨沂蘭山區開辦了鴻壹行的第一家店,店面約占3000平方米,兼具食品批發和品牌折扣兩大特征。經過幾年發展,面對零食量販的風口,丁總及時反映,打通上游食品廠商500多家,開辦了采用付費會員模式、專注于下沉市場的“鴻壹行零食工廠”。目前,鴻壹行零食工廠已經開出30多家,累計付費會員數量達到5萬人。
巨大商機的背后是愈演愈烈的競爭,丁總成功的背后是30余年食品領域的資源積累和經驗打磨,而尚未具備強大供應鏈和專業選品團隊的經銷商們面對這一風口,則顯得更加謹慎?!拔覀儸F在到街上看,一條街上甚至能看到兩三家零食連鎖店,競爭非常激烈,”福州方圓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翁友誼表示,“如果沒有供應鏈的優勢,只卷價格,很容易同質化不說,也沒有什么競爭優勢。在我看來,經過3~5年的洗牌,可能有80%街邊小體量的量販零食店會消失。”
發展,做好品控和服務
隨著零食量販頭部品牌“零食很忙”并購同行“恰貨鋪子”,量販零食上市公司萬辰生物旗下品牌“四合一”,無數企業與消費者心照不宣——量販零食賽道的競爭將愈發激烈,格局重塑即將到來。面對即將到來的“大混戰”,如何盡可能長的延續量販零食的紅利期,在變化不斷的市場中站穩腳步,成為了許多入局者思考的問題。
“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這既是人生寫照,更是店面留住消費者的良方。無論是店面還是零食,消費者最先注意到的一定是包裝,因此,有不少品牌與店鋪都在“顏值”上下了功夫。如新潮品牌WHIKO謎之生物,將一個沒有性別和物種的蛋生生物WHIKO作為形象IP,在全網收獲了3000萬粉絲的芳心。在IP搭建之外,WHIKO謎之生物在2020年切入零食賽道,并依據每款零食的食用場景進行包裝設計,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注意,完成了十分成功的IP商業化運作。
無獨有偶,當我們縱觀量販零食品牌,會發現不少品牌都創造了獨屬于自己的IP形象。如鴻壹行零食工廠,就創造了一個擁有圓圓腦袋,永遠微笑著的橙紅色IP小人,既能“一秒吸睛”,又能為消費者增加記憶錨點,可愛的形象仿佛讓“吃零食”這件事變得更加美好,可謂一舉多得。
如果說顏值是品牌軟實力,那么產品質量才是影響休閑食品消費者復購率的硬指標,即使是秉持著“多、快、好、省”四字箴言的量販零食店,“物美價廉”仍舊是其最重要的底層邏輯。在2023中國零食連鎖店創新論壇上,聊城好佳一生物乳業總裁李雷就強調要選“極致性價比的好產品”,而不是“極致便宜的產品”。“只打價格戰,這不符合消費者邏輯,量販零食店一定要加強選品方面的管控?!?/span>
無論是顏值還是品質,最終都要落到消費者。對于量販零食店而言,以人為本,強化服務意識,關注消費體驗感與互動感,或許正是維持業態紅利的關鍵所在。對此,余姚一家老婆大人門店的店長分享到:“在今天這樣一個發展階段,還是要堅持品牌主導,把握好品控標準。對于零食量販店而言,在產品端,或者說供應鏈端的優勢大家都旗鼓相當,那么最終能吸引到消費者的,除了更高性價比的價格優勢,我認為最終還是要落到與消費者客情關系維護的服務上來。”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是殘酷的自然法則,也是食品賽道的市場規則。然而,當我們重新審視“量販零食”的“量”與“販”,便會發現量販零食與經銷商們的工作并沒有本質上的不同,“人、貨、場”的關系仍然存在,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消費者需要一種更快、更經濟的方式體驗品嘗零食的樂趣,而量販零食恰好滿足了市場需求。從這個角度看,即使沒有量販零食的出現,傳統的經銷模式也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更迭,又何來“取代”一說。無論是因為外力被迫升級,還是囿于發展自謀改變,兩者最終都會導向更繁榮、美好的零食消費市場,未來可期!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