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了迎合市場,休閑零食市場不間斷的會推出一些奇特口味零食來吸引眼球,好時“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咸五種口味的巧克力,徐福記的辣味棒棒糖,樂事的螺螄粉味薯片,芥末味的奧利奧等等“不走尋常路”口味的零食如雨后春筍般,接二連三地開始出現在休閑零食市場中。而這些零食也憑借著自身獨一無二的味道,吸引到了不少粉絲的關注度,提高了消費者的購物欲。而這種反其道行之的舉動讓品牌的傳播率上了一大步臺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品牌的知名度。那么,當下還有哪些新奇特口味零食呢,而這些新奇特零食在未來又會有怎樣的發展空間?
反其道而行之
吸引消費者目光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說到糖、巧克力等產品的口味,第一反應就是甜。而好時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酸甜苦辣四種口味的巧克力,隨后在2020年再次推出了咸味巧克力,好時這一非傳統領域的布局,也重新將巧克力以截然不同的口味推向了消費者。
廣東可味巧克力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春敏曾表示:“在常規的巧克力產品之外,我們推出了薄荷巧克力和辣椒巧克力等不同于傳統口味的產品,我們希望在巧克力這個品類上,口味能夠更加豐富,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痹诋斚拢窍M者口味的多元化,催生了各種大開腦洞的奇葩零食。多家零食企業已經開始嘗試開發不同的風味產品,以試水崛起中的新一代消費需求。
一直以來,口味創新都是推動零食行業發展的重要環節,英敏特研究表明五分之二(40%)的印尼城市消費者愿意嘗試咸甜口味的食物,而一半(50%)的中國城市消費者對異域風味(例如咸甜口味)的零食產品很感興趣?!傲闶承袠I的競爭愈演愈烈,品牌想要脫穎而出就需要推出全新的、令人驚喜的產品。探索不同風格的口味組合可以讓產品變得有趣,尤其是將新奇的元素帶給消費者。對于亞洲的生產商來說,找到甜味和咸味之間的完美平衡能夠有助于產品的成功——特別是在亞洲消費者對這一口味組合非常熱衷的當下。”英敏特食品和飲料平臺洞察總監Marcia總結道。
徐福記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道:“徐福記‘辣么棒’辣味糖果的誕生是基于充分的消費者需求洞察,我們發現普通的產品已經不能再滿足年輕人追求多重口感和新奇體驗的訴求,因此,我們決定推出一款能夠突破和顛覆傳統口味的糖果新品,‘辣么棒’應運而生?!?/span>
消費口味趨向多元化
突破不同消費場景
說到口味上的奇特,就不得不提玩法眾多的奧利奧餅干,曾推出的酷爽芥末味與辣雞翅味,當初僅僅上線9小時就做到了全網斷貨的爆款產品。正如奧利奧所表達的,讓消費者直接參與到產品口味的決策環節,將產品決策權交給消費者。且隨著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崛起,消費口味多元化趨勢明顯,并解鎖了更多的消費場景。
將看似不可能的兩種產品相結合,就如你喜歡吃餅干,也喜歡吃辣條,市場上就出現了未來可7迷之佛系辣條餅。此外,說到口味就不得不提香菜味零食,森永香菜巧克力、宮川香菜糖果、Kaldi香菜薯片、百力滋香菜餅干、Ngonlam香菜泡面等零食的出現,對于香菜愛好者來說,可謂是一大福利。沈陽市好好面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魏艷萍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口味產品從產品結構,到鋪貨率,再到宣傳推廣都跟常規產品不太一樣,現在崛起的新消費群體敢于創新,也敢于嘗試,如果嘗試之后,覺得味道還不錯,就能拉動銷量?!?/span>
抓住消費心理
增強消費者粘性需求
隨著Z世代的成長,零食品牌也隨之跟進,敏銳的潮流嗅覺、靈活的市場觀察力等缺一不可。對于Z世代消費者來說,乏味與單一早已滿足不了他們對于產品的要求,趣味、新鮮、顏值、功能等已成為常態化下的新要求。雖然消費需求趨向多元化,但并不成功的零食口味創新昭示了消費者不一定會為天馬行空的創意買單。那創新的界限在哪,突破想象的奇葩口味零食還能被消費者買賬,是否有章可循?獨特有趣是否還能抓住消費者的心?
益合(上海)營銷策劃有限公司首席顧問苗慶顯認為,一個零食是否具有強大生命力,在于是否能夠解決或緩解消費者的情緒沖突。最近這些年,休閑食品從口味來講,是重口味戰勝小清新,辣、咸取代酸、甜,多層次口味壓倒單一口味。辣,成為第一口味;麻,登上主流口味。常規化的辣味零食已不能滿足消費者,辣味糖果、辣味餅干開始出現,甚至還有小龍蝦味的冰淇淋等,所謂跨界零食正當時。在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看來,盈利多少,如何做大做強并不是跨界玩家最在意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獲得和新生代消費者更高的粘性,這才是企業的出發點。
作為食品,追求口感的愉悅當然是第一要務。但零食不只是做好吃那么簡單,也不是空泛的好玩有趣新奇,是與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有關,新奇特的零食不管是口味上還是體驗感上,都帶給了消費者不一樣的感覺,增強了消費者和產品間的粘性需求。
提高品牌曝光率
產品創新賦予新定義
零食在口味上大膽的創新,不走尋常路的做法,在市場上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歡迎,這也導致了眾多企業和品牌通過改變零食的口味來滿足消費者善變的味蕾和興趣。類似年輕人張揚個性一般,零食的口味也開始偏向于個性化,強調與眾不同又出人意料。
早在2017年,箭牌旗下彩虹糖和旺旺等就都先后推出了辣味糖果,隨后,徐福記也推出了“辣么棒”辣味棒棒糖,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徐福記又一次年輕化的嘗試。但記者觀察發現,辣味棒棒糖的市場反響和銷量整體來說,表現平平。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這種奇特口味的零食,有助于提高品牌的曝光率,吸引到消費者的目光。
記者在走訪商超時發現,對于傳統化的商超等渠道來講,這些奇特口味零食幾乎看不見,而在線上渠道或是便利店、零食店等較為常見,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展了新的消費人群,尤其是以90后為主的年輕消費群體。這些產品以消費者獨特的購買觀念和趣味為基準,滿足其好奇心購買欲的同時,還能為產品品牌帶來一波新的熱度與曝光度,對產品創新也賦予了新定義,糖果不再是甜味,也可是咸的辣的等。
盡管那些奇葩口味的零食銷售并沒有太多亮眼的成績,但仍舊有很多大企業樂此不疲,相繼投身口味創新的洪流中。或許對于企業來說,一時的成敗并不足以說明什么,而為零食本身賦予更多口味的可能性,增強和年輕主流消費群體的溝通才是品牌方真正看重的事情。相信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會有更多奇特口味零食的出現,進一步滿足消費者的多維度需求,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Allfood Expo.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