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巧克力還能有什么“用武之地”呢?或許這是大多數消費者,乃至零食經銷商的心聲。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巧克力可能就是一種“非剛需”的禮品類零食,節日屬性甚至勝過了食用屬性。不過,隨著年輕消費者對于健康飲食的訴求日益增加,巧克力自然也就開始被賦予更多的功能屬性。其中,以每日黑巧為代表的黑巧這一細分賽道就成功出圈,成為如今巧克力領域中的“獨角獸”。
繼每日黑巧成功出圈以后,越來越多的巧克力企業開始重點布局黑巧賽道,力爭黑巧這一細分賽道的市場份額。但究竟又有多少企業、多少巧克力產品跑出來了呢?少之又少。那么,對于巧克力領域來說,究竟如何變化創新才能收獲消費者從口感到品牌的一致認可,才能贏得消費市場的肯定?或許不止需要一眾巧克力企業的深思,還需要橫向類比其他品類,進行深層次的研判和嘗試。
文創加持能否另辟蹊徑
如今,伴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熱衷于打卡、分享的消費特點,各地的博物館、景點等紛紛推出了文創冰淇淋、糕餅等富含文化特色的食品,進一步細分消費群體和消費場景的同時,也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其實,從傳統巧克力排塊來看,與如今冰淇淋的平均客單價差不多,甚至附加值更高,那么冰淇淋可以在今天的消費市場中大放異彩,而巧克力為什么不可以?
作為可塑性很強的巧克力來說,無論是純巧克力產品,還是巧克力制品零食,均有著十分廣闊的增量空間。如果說,各大景區的文創冰淇淋有著場景化消費、即食性和分享性等特點,那么,同樣可以做成文創食品的巧克力,則還增加一個可留存的特點。
說白了就是,景區的文創冰淇淋,基本上你是帶不出景區的,一會兒不吃就會融化,所以只能即食。但同樣作為文創食品,巧克力在造型層面亦會不輸冰淇淋,同時還可以帶出景區、帶回家,與沒有來到現場的親朋好友分享,與景點紀念品無異,但又確確實實有著食用屬性和種草基因。這樣的嘗試或許能讓巧克力更好地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在提高附加值的同時,也能走進更多消費者的內心。如今,就有三星堆巧克力、故宮玉璽巧克力、花唄×國家寶藏×諾梵聯名巧克力等等巧克力文創面世,只是想要形成規?;a業化還需時日。
特別是,如今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更高的曝光率就意味著更高的銷量和更廣的渠道。巧克力作為零食品類中較為傳統的存在,多年來的節慶禮品屬性已經嚴重束縛了自身的發展路線。因此,在未來這個不缺曝光度,且全民都樂于分享、種草的短視頻時代,巧克力該如何走出固化的銷售困境,文創加持或是一種新的嘗試。
讓聯名“有的放矢”
最近,在冰淇淋市場中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茅臺冰淇淋橫空出世,“引爆”了消費市場,憑借最高66元一盒的價格,打響了今年的高端冰淇淋價格戰,成功吸引了公眾目光。同時,茅臺聯合蒙牛推出的冰淇淋也打破了哈根達斯的價格天花板,網友們一邊說著“失去了冰淇淋自由”,一邊卻搶購一空,創造出51分鐘259萬元的高銷售額。其中主要原因是在茅臺的金字招牌加持下,含有2%飛天茅臺才是引爆消費欲的關鍵。
那么,巧克力的聯名與創新是否可以在這樣的案例中有所心得呢?顯然是可以的。作為巧克力家族中由來已久的酒心巧克力,就曾以朗姆酒、白蘭地等為夾心內容物,成功收獲了一大批追捧者。那么,為什么中國市場中的巧克力不能聯合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進行酒心巧克力的創新和升級呢?雖說,今天食品行業的跨界和聯名已經不再是新鮮事了,但很多聯名大多只是“一時興起”,最后不了了之。但對于巧克力行業來說,是否可以把中國的高端白酒系列做成系列性的聯名產品,同時開拓到白酒相對應的渠道來進行聯動售賣呢?顯然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這也是一種“有的放矢”的聯名。
此外,對于散裝巧克力來說,除了商超、電商、零食連鎖等傳統渠道,是否也能有一些新的渠道探索呢?如今的盲盒經濟也好,單身經濟也罷,其實對于小包裝的散裝巧克力來說,或都將是一種新的嘗試。當然,隨著少年兒童消費體量的不斷攀升,如何使玩趣屬性與食用屬性相結合,也將是散裝巧克力需要重點思考的。例如,與商場中的電玩城合作,推出巧克力游戲機,把散裝巧克力作為小禮品放在游戲柜中,如果推出來,就可以以更加優惠的價格獲得,或者干脆直接獲得等等。其實,對于巧克力來說,本就不是一個很嚴肅的零食,因此,還是要注重如何和年輕人或者和孩子玩兒在一起,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寫在最后:對于今天的巧克力市場來說,產品本身的創新還需從更加細分的層面來尋找新的突破口,多年來國產巧克力中才跑出一個每日黑巧,其難度顯而易見。因此,對于更多巧克力企業來說,如何利用聯名、文創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專屬方式,或將是一條新的捷徑。只是在這其中,巧克力本身的品質仍是核心,是基礎,只有更好吃、更優質的產品才能形成強有力的復購,才能打造出品牌影響力,舍本逐末不可取。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