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奶酪,你會想到什么?是《貓和老鼠》里杰瑞鼠的最愛,一種黃色、多孔、三角形的塊狀奶酪?還是表面帶有藍色斑點和條紋,以奇特口味著稱的藍紋奶酪?亦或是近幾年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席卷兒童零食市場的奶酪棒?實際上,奶酪是一種發酵乳制品,營養豐富,可分為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顧名思義,再制奶酪以天然奶酪為基礎,并輔以添加劑制作而成,像我們熟知的芝士片、奶酪棒等都屬于再制奶酪。
與天然奶酪相比,再制奶酪往往擁有更加豐富多元的口味和形態,更符合消費者的“中國胃”,因此在我國的奶酪零售市場上占有明顯優勢。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再制奶酪零售額約107億元人民幣,占整體奶酪零售市場的74.83%。與全球奶酪市場相比,我國再制奶酪市場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這也吸引了不少玩家入局。而市場競爭的加劇也促進了奶酪食品的更迭,僅奶酪零食這一細分品類,就在形態上呈現出了百花齊放之態。
從棒出發
奶酪零食日趨多元
如果說杰瑞鼠的奶酪是國人心中對于奶酪的第一印象,那么自2018年起迅速發展的奶酪棒則是許多消費者心中奶酪零食的代言詞。與其他零食相比,奶酪似乎自帶“健康屬性”:除了能在口味上滿足兒童需求之外,奶酪棒還能為兒童提供生長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鈣鐵鋅等營養元素。而奶酪棒底端的棒支,既方便兒童食用,又讓吃零食這一舉動變得趣味盎然。孩子喜歡,家長支持,由此,奶酪棒逐漸成為了我國奶酪零食市場中的核心產品。據統計,2030年我國奶酪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273億元,其中大單品奶酪棒市場空間預計可達500億元。
在奶酪棒之外,也有不少品牌通過特殊工藝對奶酪進行二次加工,通過烘焙、干燥、膨化等方式將奶酪制成奶酪干、奶酪片、奶酪球、奶酪塊等多種形式,方便存儲、分享與食用,休閑時刻、辦公之余、旅游出行均可體驗,極大拓展了消費人群和消費場景。如軒媽推出的奶酪吐司脆,選用新西蘭進口帕瑪森干酪和切達芝士,特別加入安佳黃油和純牛奶攪拌調和,保留了原制干酪濃郁咸香的同時也增添了芝士的柔和順滑,嚼一嚼唇齒留香。
同時,奶酪本身所具備的豐富營養、濃郁奶香和順滑口感也非常適合與堅果、奶油等產品配合,制成代餐或甜品。如好利來的半熟芝士,自2015年推出起,到現在仍然吸引了無數消費者前去品嘗,這一產品也被視為品牌迭代升級的重要標志。而茶飲品牌寶珠奶酪,則將牛油果、雪梨、藍莓等水果與奶酪結合,創作出有別于咖啡和奶茶的現制乳飲,也為健身人群提供了代餐新選擇。乳品巨頭伊利則為奶酪零食賦予了“食玩”特色,與奧特曼聯名推出的“酪酪杯”,將奶酪和餅干進行組合,主打“奶酪沾著吃,好吃又好玩”。
市場需求利好未來發展
如果說過去是奶酪棒一家獨大,那么又是什么讓如今的奶酪零食市場萬紫千紅?從市場角度看,隨著加入賽道的玩家越來越多,奶酪零食的競爭不斷加劇,產品同質化等現象亦有出現,市場亟待創新。從消費者角度看,兒童出生率的下降以及Z世代作為消費者的話語權不斷上升,奶酪零食市場正在從面向兒童逐漸轉為面向年輕人乃至面向全年齡段消費者。與西方偏好天然奶酪的飲食習慣不同,我國消費者對奶酪的形態尚未形成特殊需求,他們在選擇產品時仍優先考慮口味,面對多元化、個性化的新奇特產品,年輕消費者們也更傾向于去嘗試一番。
與此同時,從飽腹到休閑乃至達成情感滿足,零食消費場景的變化也呼喚著奶酪零食這一細分領域的迭代。正如妙可藍多創始人柴琇所說,奶酪+休閑零食等細分品類的發展才剛剛進入新階段。因此,借助形態創新在新藍海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不少品牌的選擇。
而縱觀奶酪零食在形態上的創新之旅,我們也得以一窺奶酪這一品類在未來可能的發展路途:通過與零食、餐飲等深度鏈接,拓展休閑、居家、外出旅行等多種場景;通過食玩、個性化及禮贈等方式滿足全年齡段需求;通過豐富產品矩陣、全渠道布局、精細化運營等提供多樣化服務,觸達下游消費者。相信在未來,奶酪零食乃至奶酪食品一定會有飛速發展!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