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貨消費市場是一個傳統的消費場景,有著從個人消費到群體消費空間的廣度和深度。隨著消費升級和消費分級的不斷推動,昔日的年貨消費市場已經不再能滿足,逐漸成為年貨主流消費群體的年輕人或者說是Z世代的消費需求和偏好。
從散裝到定量裝,從糖果到堅果炒貨,從鹵味零食到預制菜,從傳統乳品飲料到植物基乳飲品,從傳統糕餅到蛋黃酥、果凍布丁等等,今天的年貨市場在產品端已經逐漸呈現多元化和高端化趨勢。從線下到線上,再從線上回歸線下,年貨消費始終占據著重要的“江湖地位”,每到時節,必然掀起食品消費江湖中的“腥風血雨”。最終,誰能拔得頭籌,成功取勝,或許還需在產品端、渠道端以及服務端等多方面進行助力,才能在內卷的年貨消費市場玩出新花樣。
散裝年貨零食也能定制禮盒化、高端化
很多時候,大家在選年貨時,往往有這樣的習慣,自己家吃的糖果瓜子以及糕餅小食等等,通常會選擇在商超賣場或者街邊小店稱重購買。因為在老一輩人眼中,這樣的年貨會更加便宜和實惠,且選擇性更高。反而會買一些定量裝和禮盒裝的產品來作為送禮走親戚的年貨囤積,雖說本身食用屬性并不強,但其品質也逐漸成為當代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之一。
不過,據記者了解,如今很多散稱的零食產品,在價格層面其實并不便宜,甚至有些比定量裝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在產品種類的選擇和自由搭配上的優勢,卻是定量裝零食不曾擁有的。
既然如此,那么為何不能夠把散裝零食的潛力再放大,進行產品間的自由搭配選購?同時各大商超賣場可以提供空的年貨禮盒,以便消費者針對不同的送禮人群來進行有的放矢的產品DIY組合,這樣既能保證產品品質不打折扣,同時又有顏值、有面子。散裝零食和禮盒裝年貨高效地搭配在一起,把定制化方式引入年貨消費市場,既打出了年貨市場差異化的產品優勢,又把散裝零食引入了高端化的發展方向,也有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可能會有人提出,在年貨市場中年輕人真的會選擇散裝零食嗎?如果年輕人不認可,那么再精美的顏值禮盒和再豐富的產品搭配,也意義不大。縱觀今天的零食消費市場,零食連鎖渠道正在高速發展擴張,而其中多為散裝稱重零食,其主流消費群體就是90后、00后,這就是最有利的佐證。因此,在商超賣場和連鎖渠道,把散裝零食化零為整,提高可搭配自由度和定制化操作,或將會成為年貨零食消費市場的新趨勢。
預制菜正在成為年貨市場
大熱門
近年來,預制菜風潮在整個消費市場中可謂是風頭無兩,憑借著操作便捷、口感美味,以及選擇豐富等因素,迅速成為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心頭好。如果說,在預制菜發力的初始階段,B端是大家關注的重點,那么發展到今天,預制菜在C端的努力也有目共睹,且與常規B端場景相比較,C端預制菜更具發展空間和潛力。在此基礎上,預制菜作為年貨消費市場中的“新星”,能夠吸引當代年輕人的目光,也就順理成章了。預制菜從個性化消費走向零售化生意,更多來源于消費意識和消費場景的變化。據美團買菜數據顯示,今年預制菜銷量環比增長50%,消費人群以周末做飯的80后、90后年輕女性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與昔日“大動干戈”地準備年夜飯不同,在過去的2022年春節前夕,預制菜就已經成功在線上和線下受到熱捧,“20分鐘一桌菜”成為了一種新的餐桌時尚。盒馬鮮生早在2021年12月底就上線了年夜飯禮盒;當時還很火的每日優鮮則與西貝、眉州東坡等餐飲企業合作,共同研發預制菜商品;甚至家樂福也開始大力推廣春節預制菜。據悉,2022年貨節期間,《2022年淘寶年夜飯報告》顯示,預制菜在春節前夕同比增幅超181%,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京東預制菜銷售同比增長150%,老字號同比增長破200%。
而在今年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狂歡節期間,預制菜年貨也成為消費熱門產品,很多年輕消費者和家庭主婦紛紛下單各類預制菜產品。11月已經進入四季度關鍵期,再過一個月,幾乎代表一年的“結束”。預制菜的終端之戰,接下來也將圍繞“年貨”主題啟動銷售!也可見,今年春節帶來的“年貨大戰”將會把預制菜消費推向一個新高潮。
當然,預制菜禮盒除了每家自備的年貨之外,也逐漸成為走親訪友送禮的不二選擇。甚至有預制菜年貨會聯合多地知名老字號、非遺傳承人,共同定制地方特色的年夜飯預制快手菜。像2022春節期間,珍味小梅園的合家歡禮盒、安井的如虎添翼禮盒,包括以地方菜系命名的“八大碗”等預制菜禮盒,也開始流行開來,成為傳統春節拜年過程中又一道亮麗風景線。
細分人群的大健康養生年貨成必然趨勢
隨著養生風潮在消費市場中迅速崛起,今天的年貨市場已經開始逐步走向更健康、更養生的主題,畢竟“送什么也不如送健康”。在新年這個更看重寓意的時候,著力打造健康、養生年貨更像是一種錦上添花,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也更符合今天的消費趨勢和大環境。據天貓搜索指數顯示:春節期間,低脂、無糖等關鍵詞的搜索次數分別提升了1.5和1.3倍,意味著大家越來越追求高品質,注重健康飲食。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養生年貨也大不相同。像針對年輕消費者就可以在朋克養生方面下功夫,把口感更好、同時又兼具功能性的產品重點打造,例如,人參巧克力、益生菌軟糖等等;而針對年輕女性則可以發力即食燕窩、膠原蛋白肽果凍等產品;針對銀發消費群體,則可以關注提升免疫力、補鈣等富含功能性元素的乳飲品和膳食補充劑等等。
今天的年貨消費市場,早已不再局限于單一的食品、飲品,而更偏向于綜合性、多元化的品類拓展。據記者了解,如今很多偏向健康養生層面的新晉年貨都有各地中醫研究院的合作背書,而這也逐漸形成了一種趨勢,在大健康消費的未來或將大有可為。
老品新做,讓傳統春節更具氛圍感
如今談到春節,很多人都感嘆年味淡了,沒意思了。其實,在大家的內心深處對于春節還是抱有期待和向往的,只是沒有宣泄口或者說是媒介。那如果把年貨作為尋找傳統年味的媒介呢?市場空間是否能打開?或許也值得一試。
在產品創意的選擇上可以把能夠代表年味的糖葫蘆、糕餅、巧果、酥糖等零食,老品煥新,以春節文創的形式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在營銷層面,可以著力打造年味主題消費場景,與消費者進行線上線下聯動,從線上短視頻到線下場景體驗,用懷舊來吸引消費者眼球,從情感上把其拉回昔日春節記憶中來。
此前,百草味就以“分享年味、分享百草味”為主題,把“分享”作為年貨節營銷的核心切入點,從“看到年味”、“聽到年味”、“聞到年味”、“分享年味”幾個維度出發,通過對年輕人全感官的刺激,去激發他們心中的年味。
寫在最后:今天,伴隨著消費升級和00后、10后的崛起,春節消費市場還將不斷發生改變。同時,若要在內卷的年貨消費市場中脫穎而出,還需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一特定時期的消費場景。多元化的產品結構和時更時新的主流消費偏好,是值得時刻關注的。但同時,也要把視野放開,或許昔日不可能實現的年貨在今天供應鏈端日益完善的布局下可以輕易實現呢?例如,更受當代年輕人青睞的冰淇淋,是否能做成年貨禮盒?這些都是值得嘗試的。
總之,人們對于春節傳統習俗的傳承和對于“年味”的探討仍然是貫穿其中的主線,品牌只有圍繞這一重點去進行產品和營銷的發力,才能真正去打動年輕人,在激烈的年貨節競爭中,占據一方天地。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