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養生零食的需求和熱度不斷攀升,越來越多廠商開始關注這門生意。一時間,這一賽道中充斥著無數諸如黑芝麻丸、阿膠糕、酵素糖、養胃餅干、人參巧克力等等層出不窮的養生零食,在吸引消費者目光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同質化競爭,不斷消耗著消費者乃至廠商的耐心。一片增量空間巨大的藍海市場,不經意間已然陷入了廝殺激烈的紅海之中。對于更多想要布局其中,卻又不知如何入手的廠商來說,一場關于養生零食賽道的破局之戰一觸即發。
打造“微養生”概念
突出零食化特性
眾所周知,傳統的養生是在了解自身體質的前提下對癥改善,但是年輕群體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注重個性的自我表達,讓不同于傳統養生保健的“微養生”開始流行。相比于傳統意義上的粗獷養生方式,像直接泡枸杞、干嚼蟲草等等,年輕人的“微養生”,更傾向于方式不過分嚴肅、投入不必太大、態度相對佛系、場景更加生活化。最好能體現在“開袋即食”和口感更好的零食特性,將隨時養生、低成本養生、高效養生貫徹到底,而這也是當代年輕人追求高性價比消費的一個縮影。
此外,在今天這個快節奏生活下,便捷、高效是零食消費的第一要義,所以在養生上更需要花費時間少且見效快,“一口吃多樣”的花式混搭養生零食不僅看起來“高效”,也能夠激起年輕人嘗鮮欲望,更有助于打造“微養生”的概念。
據淘系電商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天貓淘寶平臺微養生零食銷售額達到13.5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22.26%;銷量達到3547.48萬件,相較去年同期增長30.89%;在整個線上零食市場銷售額和銷量同比下降的背景下,微養生零食線上市場實現逆勢增長,規模逐漸擴張。微養生零食市場之下各種概念產品眾多:根據藥食同源、功能成分、輕食膳食等篩選出60余個核心概念/成分,其中中藥成分、高纖粗糧、保健營養食材成分受寵,如主打睡眠概念的酸棗仁、主打“碳水阻斷劑”概念的白蕓豆、主打養生高纖的黑麥和藜麥、主打“護眼”概念的葉黃素、主打補腎防脫的黑芝麻等市場規模均實現了高速增長和擴張。
抓住消費痛點,細分消費人群
在今天這個消費分級的時代,“一招鮮”已經難以大面積覆蓋消費人群了,因此,對于更多養生零食企業來說,不要總想著自己的產品能夠滿足大眾需求。否則,再好的產品也只能落得一個“泯然眾人矣”的結果。
或許可以根據消費者不同的職業特性,例如程序員、學生等;根據消費者的年齡、性別,例如年輕女性群體;根據不同的身體情況,例如減脂、補充維生素、美容等等。進行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產品創新、研發,把賽道持續做細、做透,才能夠有機會在井噴式的產品中脫穎而出。
此外,今天的養生零食其實更多地是緩解消費者的健康焦慮,如何在產品端、渠道端更好地為消費者減壓,滿足他們既想縱情享受,又想減少身體負擔以及緩解內心“負罪感”的需求,或許也是我們廣大廠商在養生零食破局之戰中需要抓住的消費痛點。
目前養生零食正處在從“泛功能”向“減負擔”、“強益處”進行轉型的階段,以更多細分功能,精準對應不同消費者的訴求。對此,JOLIYOYO食品品牌創始人喬晉就強調:“產品的情緒價值,將產品作為溝通的載體,核心是與消費者需求達成共情、共感和共鳴。希望不僅用產品調節情緒,也從精神層面帶給消費者美好療愈,真正倡導情緒價值理念,為海內外年輕消費者們開啟養生零食新時代?!?/span>
包裝設計還需突出品牌調性
年輕人對養生零食產品的選擇,很多都鐘情在第一眼,包裝創新,是快速吸引消費者關注的方式。當養生成為一種生活日常,年輕人對于養生商品的設計也開始要求高顏值、時尚感,對于當下的年輕人來說,影響他們購買決策重要的沖動因素,可能就是好不好看,所謂顏值即正義。如畫報設計味覺沖擊感強的良品鋪子爆漿黑芝麻丸、包裝及產品均主打可愛風的桃顏有方小糖和益生菌小熊梨膏軟糖、實現了果凍+酵素融合的多燕瘦酵素果凍soso棒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很多零食企業已經習慣了“人云亦云”的包裝設計,覺得人家產品賣得好,那么我就做一款類似的包裝設計出來,還可以蹭一波熱度。但是,在養生零食賽道中,這樣的做法只能為他人做嫁衣,因為產品端最終回歸的是品牌調性,賦能的是品牌影響力。
擁抱資本入場
資源利用最大化
今天的養生零食入局者很多都是初創企業,在這個階段,資源就是優勢。否則再優質的產品,再亮眼的設計,沒有資源的推波助瀾,也無法觸達真正的消費終端。其實,引入資本的新鮮血液,相當于引入了更優質的管理經驗、更前沿的行業資源,以及更高效的上下游平臺,這些對于我們很多養生零食初創企業來說是急需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擁抱資本等于擁抱了更多的優質資源。例如,在養生零食領域做得比較成功的功能性營養軟糖品牌BUFFX,在初創階段就成功獲得紅杉資本、梅花資本等多家資方的三輪融資,成功在前期打出了資源優勢。
把產品落到實處
避免過度宣傳
隨著養生零食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過度宣傳也備受詬病,由于這一原因“翻車”的產品更是不計其數。因此,在養生零食的宣傳推廣層面還需實事求是,根據養生元素的添加和廣告法的規范來進行有的放矢的營銷推廣。此外,由于目前尚未出臺具體的標準,也容易導致養生零食市場長此以往陷入混亂,因此,亟需相關部門出臺完善的標準和嚴格的監管來規范市場發展。
未來,關于養生零食,一方面,國內健康食品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低,消費力還有很大攀升空間。另一方面,國內市場已經跨越了初級的競爭階段,開始進入精細化、深耕化競爭階段。從行業數據來看,伴隨著消費市場的蛋糕持續放大,接下來的養生零食賽道競爭也會更加激烈。這也要求我們養生零食企業,在品類、適用人群、健康價值等方面,都將不斷拓展其邊界。回歸零食本質,突出健康養生內核,從“健康”到“更健康”,也將成為未來養生零食品牌創新產品的根本思路、品牌升級的關鍵所在。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