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果凍早已成為了休閑零食市場中必不可少的一款零食,同時也成為了眾多經銷商在代理產品時的首選品類之一。喜之郎、親親、蠟筆小新、旺旺、巧媽媽、徐福記、雅客、櫻桃小丸子、萌小親等品牌在果凍市場中占據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企業品牌之間的爭奪就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都在暗自較勁,“勝負欲”尤其強烈。不同種類、各具特色的產品開始層出不窮,蒟蒻果凍、功能果凍、果凍冰淇淋等等果凍新玩法產品在這時候憑借本身足夠的特別,硬是“殺”出一條通道,暫時吸引了部分人的目光。那么作為經銷商,對于果凍新玩法的品類又持有什么樣的看法呢?
多品類發展成必然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果凍行業相關企業現有2000余家,且品牌集中度較高,而在售賣形式上則可以分為兩大類,散裝與定量裝。果凍作為散裝產品中的一個重要品類,其散裝的市場份額不可小覷,但是伴隨著大賣場的式微,以及便利店連鎖系統和線上渠道的日益強勢,定量裝產品開始成為更多企業的主要推新方向。在此推動下,果凍多元化發展似乎就成為了必然。魏艷超表示:“每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的血液,果凍行業更應如此,根據當下的市場需求從而推出適時的產品?!?/span>
福建省輝達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貴順表示:“果凍市場規模已達到上百億,未來的市場趨勢將走向多元化、健康和功能性,安全需求要求供應鏈完善、便利性要求包裝的創新便攜、社交需求要求產品在形象上做出更新。就拿萌小親來講,其在健康化、功能化、干酪、果汁等添加物方面下足功夫,讓產品更營養,也在趣玩方向對產品進行了升級。需求量越大,復購率越強,可持續性增長能力就越強?!?/span>
而果凍不斷的突破自身,一次次打破固有印象,帶來全新產品無疑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這些需求,常規化的果凍不再是唯一。
果凍也要做出“特色菜”
“基于消費者需求角度,有需求才有發展方向。果凍品類發展到現在,消費者需要高端、品質、時尚、健康、品味、趣味、親民、日配、走進生活,達到這種標準才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成為日常所需、餐桌必備。在果凍行業,企業既要做全又要做精,能夠通過資源整合,形成果凍行業風向標、成為主流。別人有的產品我都有,并且質量更高,性價比更好;還需要獨特的產品,做出‘特色菜’。如果這些都做到了,就能夠成就產業的規模效益,成為龍頭企業,誰能滿足客戶需要,那必定可以占據市場的核心和主流。”杭州博亨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豐海講到。
果凍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產品在一段時間之內趨向單一化,果凍的形象就像是被點穴一樣固定在了消費者的心中,小小的一顆吃起來彈彈的。而在當下這個現象被逐漸打破,親親推出了能量運動系列可吸果凍讓果凍邁入了運動能力品類中;功能性食品品牌JOLIYOYO推出了乳酸菌酵素果凍;CHALI茶里推出了膠原蛋白肽茶凍可吸果凍,蒙牛推出了優晶力牛磺酸可吸果凍等。專門做青梅零食的溜溜梅,推出了梅凍,這些都給消費者帶來了創新體驗,暢銷的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上市五個月,梅凍全網銷量就超過20萬袋,去年梅凍全年銷售業更是突破1.6億,儼然成為了整個果凍行業的一匹黑馬。
產品升級,促進消費
隨著新消費群體的崛起,線上渠道的發展可謂是坐上快速列車,網絡直播帶貨等為大家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因此跟隨時代的步伐和消費者的需求去開發更豐富、更便捷的銷售渠道也成了致勝的關鍵點之一。打開線上購物軟件,搜索果凍,就會發現首頁出現的幾款果凍,月銷量都在千次左右。同時,在線上,電商、微商、小紅書、抖音帶貨這些社區營銷也悄然興起,在幫助企業不斷地進行渠道升級創新。
而銷量高的那幾款果凍,你會發現他們的價格并不低,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其很少是純果凍,更多是酵素果凍、果蔬果凍、益生菌果凍等等果凍新玩法的產品,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果凍的附加產品帶動了果凍市場整體的消費,尤其是在價格帶上的變化。蠟筆小新(福建)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吳瓊瑤講到:“從最早6元平價果凍,到20幾元布丁產品,產品更豐富、價格區間也更廣,產品向高端化發展趨勢愈演愈烈,在國內除了高端化,三四線下沉市場快速發展也同樣是一大趨勢?!?/span>
張豐海也表示:“前兩年,果凍有2.99元一斤的、有3.99元一斤的,廣東7~8元一斤也有,現在果凍普遍價格在10元左右,16.8元、19.8元是偏低端的,中等超市23~25元之間是正常價格,還有一些廠商有50、100元一斤的產品,也因此給了品牌廠家很大的發揮空間,機會很多?!?/span>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