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冰淇淋“狂飆”的季節了,但今年家批店從業者依舊充滿焦慮。
先是看到茶飲門店源源不斷的客流,心里就慌了,認為茶飲這個非常暴利的行當,搶了冰淇淋大量的生意。
緊接著看到隔壁超市買一送一,送的還不是便宜貨,心里更慌了,覺得人家砸錢做活動的力度要比自己大。
可以說大部分冰淇淋家批店從業者都有“被害妄想癥”,認為別人都是你的對手,別的產品都比我好賣。
而這種“病”的根源,來自于自己想太多。
前幾天去上海,那一天溫度堪比冬天,但在一條小路的一家小的意大利冰淇淋門店里,卻排起了隊,沒錯,是排隊,不僅排隊,而且大門口的椅子上還坐滿了消費者,邊吃邊聊天。
一杯冰淇淋最便宜是二十多元。
而且看這個架勢,這些人大多數是復購者,是??停驗樗麄冚p車熟路的選擇了口味,當然還有一些消費者是在平臺看到推薦而來。
所以,冰淇淋不缺消費者,缺的是讓消費者買單的產品。
作為工業化生產的冰淇淋或者是雪糕,就和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一樣。
前者講的是故事,是情調,是氣氛,后者看的是渠道、是價格、是品牌。
都是啤酒,精釀能夠賣到幾十元一杯,但瓶裝啤酒也就那個價格。
但啤酒經銷商沒有抱怨精釀啤酒出現搶了他們的生意。
因為這本身就是兩種產品,兩類消費者。
回到家批店身上,大多數人都會抱怨,其實核心就是自己的執念太深,信心又不足。
大多數人都在旺季擔憂淡季,糾結冬天到底要賣什么才不會賠,而在淡季又糾結旺季,到底賣什么產品才能賺錢。
就這樣周而復始,在焦慮和困惑中度過。
其實就是想太多。
當你進入這一行的時候,你就要知道,冰淇淋就是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
別聽別人說什么,冰淇淋甜品化,冰淇淋銷售周期變長。
這都是扯淡,是拉你入坑的智商稅。
為什么歐美冰淇淋人均銷售量很大,因為他們早起喝涼水,從冰箱拿出的牛奶直接喝,冰淇淋對他們的胃來說,就是常溫產品。
試問你我誰可以做到?
所以,我們的文化和生活習慣,注定讓冰淇淋無法長銷四季,甚至在夏天稍微降個溫,就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
因此與其焦慮一年,不如集中火力,在短暫的夏季,賺夠一年的利潤。
用有限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
那么該如何做呢?
具體方法需要因地制宜,但底層邏輯不變。
那就是引流、動銷、服務、復購。
首先就是搞流量,沒有流量的門店都是門店,而有了流量的門店才是生意。
冰淇淋家批店的流量來自于兩方面,主要流量就是你們店周圍的住戶,其次是通過品牌和傳播引來的其他地方的消費者,這占小頭。
那么如何吸引流量,有人進店就送東西,有人到處發傳單,有人對外宣傳一支也批發,也有人利用微信群吸引周邊住戶入群,沒事發幾個紅包,再宣傳一下門店位置。
這些看上去很low的獲客方式,卻是真實有效地。
有人說那我這些都做過了,為什么還沒人來,那原因很簡單,就是你門店的選址不對。
那么什么時候發傳單,做宣傳呢?
一定是在最熱的時候,也就是說只要氣溫高,就出去發傳單。
接下來就是動銷,光有人進店不買產品也是耍流氓。
促進動銷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看產品結構,是不是能夠吸引消費者購買,比如有的家批店都是1元產品,消費者看著都沒興趣,在比如有的店都是高端產品,直接把人嚇走。
所以產品結構要豐富,從高到低,從品牌到網紅,都要兼顧,產品越豐富,消費者選擇越多,自然購買的幾率也會大。
其次就是看價格,大多數家批店的思維是一支也批發,或者全場8折,甚至是會員買一送一。
這對于消費者的刺激還不夠,能夠去家批店逛得人,一定是有囤貨需求的,至少不會買一支,所以一定要有更大的刺激。
比如8元夢龍,2元賣,每人限購,有人說我這不賠死了。
但這樣會形成免費的傳播,畢竟大多數人都愛占便宜。
還可以設置價格專柜,比如這個柜子里的產品都是1元,其中還有平時賣2元或者3元的產品,讓消費者有淘貨的感覺。
接下來就是服務,什么是服務,就是讓消費者覺得來你門店很舒服,有人說給顧客說歡迎光臨算不算服務,這不是服務,而是行規。
服務是什么?
就是讓消費者覺得自己的錢花的值。
盒馬生鮮能夠提供免費干冰,胖東來在塑料袋旁放上了蘸手器,方便消費者打開袋子。
這就是服務。
那么冰淇淋家批店的服務有哪些呢?
可以免費提供冰塊,可以送貨上門,可以代收快遞,這些都算服務,甚至你不買東西我也能給你廁所用。
服務不一定要高大上,也可以接地氣。
最后就是復購,家批店的利潤來源就是復購,如何讓消費者在短暫的旺季提高復購頻率,才是家批店生存的核心。
按照一家三口,一次購買10支冰淇淋,按照2天吃一次的頻率,最短要5天,最長要十幾天。
按照旺季6個月來算,180天售賣周期,復購次數最多36次,最短10次。
如果按照一次客單價30元左右,一位顧客在你門店的花費在300-1000元左右。
看起來還是不錯的,當然這是理想狀態,因為顧客的復購頻率不僅由你的產品、價格、服務所決定,更是由顧客的心情、家庭氛圍、收入所決定。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自己可控范圍內做到極致。
你看在旺季我們要考慮那么多的問題,哪有時間焦慮。
聰明的人一直在解決問題,不聰明的人一直在發現問題。
所以,趁著旺季還沒來,快想想如何賺夠一年的錢吧。
最后奉勸各位,如果你是小白,請遠離這行,如果你是行業人,請慎重開店,如果你已經開出了成功且盈利的門店,那么守好它就夠了,千萬不要腦子一熱開分店。
全食展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33934號-3